北醫大菁英盡出 聯手共創校園新風貌!蘇慶華、陳大樑、李友專副校長,林建煌教務長、鄭綺學務長、劉得任研發長、許明暉資訊長、鄭信忠部主任、張武修處長

進入98學年度的北醫大很不一樣,除了傑出校友們被邱校長網羅回校服務,長期在北醫埋頭深耕的各界菁英,也以嶄新的面貌與方式來服務北醫人,就讓我們拭目以待他們亮麗的表現!

蘇慶華陳大樑李友專副校長林建煌教務長鄭綺學務長劉得任研發長許明暉資訊長進修推廣部鄭信忠部主任國際事務處張武修處長

◎蘇慶華副校長

我在1966年考進台大時唸的是政治系,很快的我就發現那不是我想要的;1967年暑假轉入台大園藝系,原因有兩個:首先,我高中的生物老師到園藝系任教,其次是我對遺傳及育種十分著迷,於是開始了我菌類研究啟蒙之旅。
在那個年代,洋菇是台灣重要的產業菌種,更是重要的研究學門,我們就跟著老師投入培養的工作,也因而進入微生物的大門。1971年服完一年預備軍官役後進入園藝研究所碩士班,開始我的菇類育種研究初探。1973年碩士班畢業後在農復會(JCRR)任職技佐兩年。在農復會上班是人人稱羨的工作,但對喜歡實驗室工作又不喜歡開會坐辦公室的我,還是一項苦差事!
於是在1975年我再度換了跑道,最重要的原因,來自我的兄長接了一個化學工廠並希望我去主持,接下這個工作直到1982年,重新回到台大農業化學研究所博士班繼續我的真菌研究。1984年夏天我很幸運的找到一個沒有人看過的真菌標本,因而成立一個新的屬(Genus),來容納它並命名為植生蟲草 (Phytocordyceps)。根據此一發現及其延伸研究,順利在1985年得到博士學位,也在同一年來到台北醫學院。
由董大成校長(當時稱院長)面試,董院長對我的論文很有興趣,於是就把我留下來,開始北醫在微生物及免疫學科的教學研究生涯。在1990年胡俊弘校長任職北醫這段期間,曾擔任過醫學系行政教師、微生物及免疫學科主任、圖書館館長、主任秘書、總務長、生物醫學材料研究所所長等行政及學術主管。並且參與萬芳醫院籌備、改名大學、醫學綜合大樓之規劃與興建以及為執行第二校區評估等學校重大建設方案。
在學術研究領域中,所研究過的真菌包括大學時期的洋菇、碩士班時期的香菇/木耳/鮑魚菇/金針菇、博士班時期的冬蟲夏草、北醫前期的靈芝、北醫後期的樟芝、以及最近在進行挑戰有新世代的白色念珠菌,都是有趣而好玩的菌,國外一些朋友都打趣地叫我Mushroom Su。
我所有的高等教育都在台大完成,常常戲稱我來自MIT(Made in Taiwan),然而北醫才是我的家,細數一下也已經24年,早已成為了北醫人。北醫不但提供我最穩定的工作教學環境,也容許我在研究上的高度自由,而能發揮少許的創意,能夠在像一家人的長官同仁團隊中一同打拼,為北醫克盡一己之力,我由衷感謝!

◎陳大樑副校長

新任副校長陳大樑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現任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醫學系教授兼麻醉學科主任及教育部通識教育專案辦公室全國優良通識教師評審小組委員。
陳大樑副校長專長心臟血管手術麻醉、胸腔手術麻醉及毒物藥理學。曾擔任本校主任秘書、醫學系主任、教務長、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副院長暨中興院區院長及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通識教育小組召集人。除在行政經歷豐富外,陳副校長在教學研究方面表現亦十分突出,不僅曾榮獲臺北醫學大學優良教師師鐸獎及傑出貢獻獎,更曾榮獲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麻醉學科學術貢獻獎及台灣麻醉醫學會傑出研究獎等獎項,教學行政與學術研究成果豐厚。
陳副校長表示,21世紀的教育事業,正面臨巨大的變革與新的挑戰,唯有兼具教育理念、執行力與創新能力,方能接受艱鉅的任務並同時開創新局,而北醫在歷屆董事長及校長帶領下,己奠定良好的基礎,未來期望北醫能透過跨團隊整合、教學改進與創新、研究能量再提升、結合一校三院的優勢並以世界一流大學為標竿,在過往優良的基底上創造北醫的新價值。

◎李友專副校長

李友專副校長──是北醫大的傑出校友,是皮膚科專科醫師,也是國內第一位醫學資訊學的部定教授,1998為本校創設了亞洲第一所醫學資訊研究所,並擔任過兩屆台灣醫學資訊學會理事長、亞太醫學資訊學會主席、國立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曾榮獲行政院衛生署的衛生獎章、國家生技品質獎銀獎、十大傑出青年、國科會研究獎勵費甲種獎、師鐸獎等多項殊榮。
他長期投入台灣「電子病歷」基本格式的建置與推廣,使病例資訊能透過交換中心架構跨院流通,不僅能提高醫療照護品質、減少人為疏失,並可大量減少重複檢驗及用藥之浪費,還能讓民眾清楚得知「個人的健康資訊」。
自美國猶他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後,1995年返國擔任副教授兼醫學資訊暨電子計算機中心主任,1996年完成國內第一套網路醫療影像管理系統,1997年完成網路皮膚病診斷系統,1998取得中華民國皮膚科專科醫師資格,2003~2006年擔任萬芳醫院皮膚科主任及副院長的行政職,之後轉戰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擔任所長。
因為邱文達校長的一句話:「回來可以為北醫做更多的事!」,讓他重回北醫,接受新的挑戰,而恩師──前校長胡俊弘曾說過:「要留一點時間,做自己不會的事」,更讓他不計得失、義無反顧地投入,決心要為北醫今後50年的史頁,開創新局!

◎林建煌教務長

新任教務長林建煌為本校藥學系第26屆(1989年)校友,後於臺灣大學醫學院藥理研究所獲得碩、博士學位,現任臺北醫學大學教務長、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醫學科學研究所教授。
林建煌教務長專長領域為分子藥理學、炎症藥理學及細胞傳遞訊息。曾任本校研發長、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創新育成中心主任、研究發展籌備處主任、教務處研究教學組組長、醫學檢驗暨生物技術學系教授、呼吸治療學系主任。在研究發展處擔任研發長六年間,不僅為本校開創企業機構產學合作機會,更使其所獲經費與效率獲得私校第一名,同時整合研究團隊,導入校園衍生新創企業,成為產學合作優質學校,在研究創新與行政服務面向表現突出。
林教務長表示,教務處在前任教務長陳副校長的帶領下,連續四年為學校爭取獲得近三億元之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獎勵補助,在良好的奠基下,期待以創新的思維與整合性之教學策略,與全體教學、行政單位持續努力,共同打造優質學習環境,以培育具備國際競爭力之學子為標的,朝向世界一流大學之目標前進。

◎鄭綺學務長

我是臺北醫學院護理學系第四屆畢業生(1984年),畢業後先於國泰醫院加護病房服務,後於臺灣大學護理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之後考取公費留學至美國羅斯大學進修博士學位,主修心臟復健。1994年學成歸國後於長庚大學任教,1995年適逢母校護理學研究所創所,而受邀回母校擔任所長一職,於母校服務迄今已將近15年,期間曾擔任護理學系系主任、護理學院代理院長、運動醫學中心主任與萬芳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等職務。感恩從這些不同的職務歷練中,給予自己磨練心性和培育管理領導能力的機會,兩年前有鑒於創新思考與多元管理之重要性,遂至臺灣大學EMBA進修,不僅拓展了個人視野與國際觀,也對於管理實務有了一番新的體認。
這次在偶然的機緣下,有機會參與學生事務的工作,為北醫大貢獻所長,我認為學務處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讓學生能在此快樂的學習與成長。希望學務處在過去歷任學務長努力耕耘的基礎下,未來能有更創新的作為與發展。

劉得任研發長

就本身學習學程,本身兼具醫工碩士及化工生醫組織材料博士,研究專長為血液流變之相關研究,包括疾病與血液流變異常化之相關機轉以及腦血流與腦記憶之相關研究。此外,實驗室也針對黏膜免疫相關材料研究有所開發。
兩個月前剛由學務長一職卸下,轉調至研發處擔任研發長。我想未來研發處將會以整合研究服務同仁為目標,除彙整校內既有資源並做資源共享,來協助同仁拓展外部研究資源。更積極朝向以服務整合基礎面創造出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研究型大學。此外,研發處也將積極創造多軌合作研究模式以協助校內同仁與外界合作研究,邁向前瞻研究校內生根發展化,期許台北醫學大學樹立研究新標竿與新氣象。

許明暉資訊長
結合神經外科醫療背景及醫療資訊專長,許明暉資訊長於2006年擔任萬芳醫院醫療資訊副院長後,就致力將「醫療資訊」應用於「醫療品質提升與病人安全促進」,近幾年更積極在萬芳推動遠距照護的發展,並將經驗與國內外其他醫療院所分享。
許資訊長除醫療實務、學術研究之外,也在校內教授相關課程,將經驗傳承給有心投入醫療資訊領域的莘莘學子。今年8月1日正式擔任本校資訊長一職,更能將院校醫療資訊之發展與推動作完整的結合。
許明暉資訊長是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23屆校友,2005年應邱文達校長與李友專副校長之邀,到萬芳醫院擔任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兼資訊室主任,民國2006年接任萬芳醫院醫療資訊副院長。
他表示,在長官帶領下,參與了萬芳醫院醫學中心評鑑、JCI與 CAP認證及雙和醫院開院等挑戰。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戰役中,一方面個人有長足的成長與學習機會,一方面也體驗到所有北醫人耐勞任怨、團隊合作的驚人爆發力。而資訊業務的發展與推動,是大北醫體系發展的重要基礎建設,接任資訊長一職,他將秉持戒慎恐懼、勤能補拙的態度全力以赴。

鄭信忠部主任(進修推廣部)

終生學習,能力加值,擴大北醫繼續教育新平台
新任進修推廣部(繼續教育中心)鄭信忠主任為北醫牙醫系18屆(1983畢業)之傑出校友,畢業後在長庚醫院服務,1993年回母校牙醫研究所進修,先後獲碩士及博士學位。1995年回北醫附醫牙科部服務,1997年升主任至今,規劃執行北醫第一個責任中心制、成效卓著,使北醫附醫牙科部規模成為國內前五名的醫院牙科,其中牙周病科及齒顎矯正科更創全國第一,分別於2007、2008年獲國家品質標章殊榮。
並於2005~2009年任北醫附醫行政副院長逾4年,經歷第三醫療大樓興建、病房門診搬遷、醫院評鑑、經營轉型等重大事件,皆能平順安全過關,發揮其行政管理融合能力。鄭主任具出版編輯長才,1996年獲全國圖書金鼎獎,曾任北醫大學出版中心主任逾7年,成績斐然。鄭主任曾擔任三個醫學會理事長及國家教育、衛生機構委員等,參與政策制定,是中華民國家庭牙醫學會現任理事長。鄭主任獲獎無數,曾獲北醫大學教學創新獎,全國牙醫師銅質獎,齒顎矯正醫學會論文比賽第一名,北市牙醫公會特殊貢獻獎……,顯現其教學、研究、行政、管理、出版等傑出表現與肯定。
鄭主任表示,進修推廣部在歷屆部長及同仁努力下,已成全國醫學院校第一名的進推部,職訓局評鑑特優及標竿學習單位,有幸擔任此職務,除了薪火相傳外,更要擴大既有成果,發揮終身學習,能力加值的服務宗旨,進一步推動以顧客(學員)為先的服務理念,持續進行品質改善(CQI)及全面品質提升(TQM),建立優質品牌,提供更有前瞻性的繼續教育學習平台,擴大社會責任(CSR)之落實與實踐。

張武修處長(國際事務處)

7
國際事務長的一天自上午7點開始,慣例先上網回答自國外來的重要郵件,和家人早餐,小孩上學前寒喧學校課業,8點已經於辦公室處理公衛學院系所的教學(國際事務長亦為公衛學院專任教授),約研究生會面討論研究的想法及進度,接著前往上課或與國際事務處同仁討論特定的議案。

12
中午休息時間反而為國際事務長最忙的時段,學校的行政會議多數於簡單的便當、幻燈片、複雜的校務議題中進行,甚至要為國際事務處於學校能獲得各單位支持而據理力爭,或取得共識;會議經常緊接著與各單位主管同仁再針對特殊議題討論,包含外國學生於校內適應的問題,未來更多國際教授之聘請,也經常需拜會本校三家醫院院長及醫療主管,情商派遣優秀醫師、護理師、藥師、公共衛生人員等前往海外醫療團服務,自然本校許多教授已經對目前派駐於非洲醫療團的教學研究產生很大的興趣,國際事務長與趙振瑞副處長均要參與討論,及協調妥善進行的方式。

4
配合學校國際化的發展,張武修處長需與教育部、衛生署、國科會、及外交部,派駐國內的政治、經貿單位,民間支持本校的企業界拜訪及溝通,以提升本校國際化的觸角,並拓展本校於國際化、全球化發展中,能順利提昇本校於國際上的知名度、信譽及聲望。

7
處長利用一天於校內最後1~2小時,與公衛學院的老師及學生,作研究進展及合作之會議;與來訪的研究生交換進度及想法;並回覆電子郵電,批核校內公文及回覆同仁電子郵件;也開始處理國外來的電子郵件,並與國際學生舉行小型座談及交換學生就學經驗。

9
處長的工作經常於離開學校後持續進行,與家人晚餐後,稍為協助課業後,又開始與國際上的姊妹校,及國際學者專家以電子郵件及Skype聯繫,包含撰寫國際合作學術論文、審查國際期刊要求審查文稿。當然上床前需要思考回饋這一天下來,又朝大學的目標邁進多少?對人類、全球及社會的永續生存,是否公平正確地投予合適的資源與努力,也想想明天要集中克服的難題。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園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