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公衛研究團隊論文榮登《肝臟病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

由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副教授葉志清及北醫大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蘇富雄等人共同發表的「台灣地區B型肝炎疫苗全國性新生兒施打計畫實行之大學新生追加施打的療效」(Efficacy of hepatitis B vaccine boosters among neonatally vaccinated university freshmen in Taiwan)論文,4月榮登國際知名《肝臟病學雜誌》。

《肝臟病學雜誌》的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為9.264,在全球74個和肝臟、腸胃等領域有關的醫學期刊中,排名第4。本校研究團隊針對台灣北部某所大學843名大一新生進行研究,從入學前體檢的抽血檢驗發現,多達525人(62%)的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小於10.0mIU/ml,列為有必要追加疫苗的對象,最後有128人補打一劑或三劑的B型肝炎疫苗。

長久以來,國人B肝帶原率高達兩成左右,肝炎因而有「國病」之稱。為了洗刷汙名,20幾年前政府即領先全球推動新生兒全面接種B肝疫苗的公共衛生政策,如今終於將年輕一代接種族群的帶原率降到1%左右,成效卓著。【圖:《肝臟病學雜誌》(Journal of Hepatology)】

為了確保這得之不易的成果,大一新生體檢時,還加做B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的抽血篩檢,如果檢測出來的表面抗體小於10.0mIU/ml,亦即體內並無足夠的B型肝炎病毒抗體保護者,就建議追加疫苗,提高保護力。通常先打一劑,一個月及六個月後,再視實際狀況,分別各補打一劑,總共追加三劑。

大多數研究在為大一新生補接種疫苗後,都會抽血評估追加疫苗的效果。在發現補接種疫苗幾乎可達百分之百的保護效果後,通常就不再追蹤這些學生體內抗體的後續變化。葉志清的研究團隊則有別於此,持續追蹤到這些學生畢業為止,結果發現不管有沒有補打B型肝炎疫苗,這些學生在校園的三、四年間,都沒有再發生感染而出現急性肝炎或成為慢性帶原之病例;換句話說,大學學生有沒有在大一入學時補接種B型肝炎疫苗,結果大致一樣。【圖:葉志清老師(左)與蘇富雄醫師(右)於北醫大公共衛生學系合影】

對於這個結果,葉志清教授認為可能和B型肝炎病毒透過血液和體液的感染管道有關,只要這些大學生避開危險性行為、共用針頭或刺青等風險,就不太可能感染B型肝炎病毒。不過,他也強調,這項研究只持續追蹤到學生畢業為止,時間不算長,需要更多樣本與更長時間的追蹤,以確認疫苗免疫力的持續效果。(文/公共衛生學院‧秘書處)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園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