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發展系列講座~邀請黃春騰教授、張美玉教授蒞校分享教學實務

教務處教學發展中心於5月15日及23日舉辦兩場講座,邀請到彰化師範大學黃春騰教授及新竹教育大學張美玉教授,分別就「以全英語教授非英語文課程之常見問題與教學技巧」及「多元教學評量設計與實務」等主題,在醫學綜合大樓後棟16樓演講廳及杏春樓6201教室與本校老師分享實務教學經驗。

■黃春騰教授:以全英語教授非英語文課程之常見問題與教學技巧
英語授課與國際化為國家高等教育發展重點,但教師在進行全英語授課時,常常會碰到一些以本國語文授課時不會碰到的困擾與問題,例如語音、語速、正確度、流暢度、深廣度的平衡與掌握,及如何兼顧學生英文程度和其專業的先備知識等。

黃春騰老師現為彰化師範大學英語學系與兒童英語研究所合聘教授,擁有豐富全英語授課經驗,當天以全英語教授非英語文課程所容易遭遇的常見問題進行說明,並就解決之道進行實際的演示和討論,還提供豐富完整的全英語授課技巧。

黃教授從最基本卻最重要的角度切入,討論在全英語授課的課堂當中,如何向學生說明一個概念。他以「原子、物質、重量」等學術名詞作為例子,用投影片秀出幾種解釋方式,第一種是字典式的解釋文字,第二種是百科全書式的解釋文字,這兩種解式文字都偏向艱深,也更像「課本文字」。這些解釋文字對於學生來說,不但艱深難讀,而且解釋文字內往往有許多學生鮮少接觸的新字彙,因此如果老師在課堂中以這種文字風格進行口說教學,學生往往難以聽懂,甚至放棄聽課,寧可直接閱讀課本。【圖:黃春騰教授對英語授課已有深入的研究】

也因為課本的文字(偏向字典式與百科全書式用自風格)原本的設計就是用來「讀的」,而不是用來「聽的」,因此學生在聽講時會感到困難是十分正常的反應。因此,教師授課時,首先要講課本與教材知識口語化,用更簡單的用字與用語進行解說,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黃教授表示,老師們應該是教「學」,而不是教「書」,學生在聽講時易於了解,再透過閱讀去對課本作深入思考,也就是說,我們要以「說的邏輯」來講課,學生用「寫與閱讀的邏輯」來閱讀課本,不要把「說的模式」與「寫的模式」錯置。老師在教學時,要把教材裡「寫的模式」轉譯為「說的模式」,讓學生易於理解。

全英語授課時,為了讓學生更易理解,可在投影片中多加圖片。據研究,看圖說話這種方式最容易讓學習者理解與加深印象。此外,圖片上可加上解說文字,形成「口頭說明配圖、圖配文字」的搭配,學生學習效果將會有良好的提升。老師在課程進行時,也要避免唸稿,也就是唸課本內容或是唸投影片內容。在課堂的用語,也不需過度苛求文法與用字的學術性,「focus on meaning,not form」,一切以學生易於理解為最核心重點。【圖:黃教授演講實況】

黃教授認為,全英語授課課程要從大一開始,讓學生進入大學的第一時間就有接受全英課程的心理準備與習慣,而且全英授課課程應該要佔一定比例以上,不能太少,才能讓學生「浸泡」在英語的情境中,習慣以英語學習。大一的時候,可以多增加學生該領域的專業英文字群量以及基礎句型,如此可以讓未來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都更加輕鬆。

黃教授還作了全英語授課技巧的幾個提醒:
1.英語授課應避免中英文參雜,以免學生自動放棄英文內容,只等老師以中文解釋。
2.課程開始時以投影片展示課程內容大綱,讓學生對內容有大略理解,並有心理準備。
3.顏色畫記方便學生掌握重點。
4.投影片避免擠滿文字,擠滿中文的投影片已難閱讀,擠滿英文的投影片對學生來說更難閱讀。
5.投影片上可標註對照教材頁數,方便學生翻找。
6.多用舉例協助學生理解。
7.課程結束前可以幫學生做個簡單的摘要與複習。【圖:教師發展中心助理研究員溫子欣(右)代表致贈黃教授(左)感謝狀】
8.對自己充滿自信,相信學生都是最佳觀眾,盡情表現,學生將會相信你與尊敬你。
9.可以從youtube等管道參考其他教師英語授課情形,與自己的教學相比較。

■張美玉教授:多元教學評量設計與實務
為協助教師深入了解多元教學評量設計與實施技巧(The Design and Practice of Multiple Instructions and Assessments),教師發展中心特別邀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美國雪城大學教學設計發展與評量哲學博士張美玉教授於5月23日蒞校指導,與教師們共同分享如何使用多元化的評量技巧。

【圖:張美玉教授(右圖)演講情形】

近年來大學校園裡的教學方法與形式逐漸豐富,除傳統的講述式教學以外,討論式教學、模擬教學、實驗、展演、服務學習等等都逐漸成為教學主流;此外,除紙筆測驗以外的多元評量形式也愈受重視。而多元教學與多元評量方法的相互配合,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也可以提升教師的教學感受與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多元教學與評量可以協助學生提升傳統講述式教學與紙筆測驗所未能為學生培養的能力。

張美玉教授首先就自身的經驗切入,分析現行教育體制下,考試引導教學使得學習僵化的情形。目前的評量方式又偏向於操作方便的紙筆測驗,在這樣的制度設計之下,學生僅進行背誦與記憶的學習,所以在問題解決或是創造力表現上,都難有發展機會。

張教授以建構主義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法作為對照,指出正確使用建構式教學法所產生的知識建構效果。她展示了「宇都宮大學教育學部附設小學成績單」為例,可以看出日本對於能力培育與評量指標相結合的作法,並且強調應該利用多元評量設計強化態度面、情意面與技能面的評量。【圖:張教授指出,除了紙筆測驗外,還有許多學習活動與評量方式可以考慮】

以小學為例,張教授曾經輔導設計生命教育相關課程,讓同學在課程中養小雞,藉此讓小朋友了解生命的發展歷程,並且培養其觀察力。同時,張教授也認為目前本校推行的醫學模擬課程即為一種良好的教學設計,符合多元教學評量設計的精神與原則。

張美玉教授向在場教師說明多元教學評量設計為何重要,她以哈佛大學心理學家霍華.迦納(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慧理論為例,指出傳統教學與評量設計在多元智慧培育上的偏頗之處。真正的評量應該具有如下精神:1.學習是主動的;2.學習是基於先前的知識;3.學習是學習者概念重組的動態過程;4.學習是透過社會互動的過程;5.評量貫穿整個學習過程;6.學生被評量的是多樣性的學習表現。【圖:張教授也認為本校推行的醫學模擬課程是一種良好的教學設計,符合多元教學評量設計的精神與原則】

而多元評量的重要義涵則為:1.教學策略多元,評量才能多元;2.學習除了認知領域,還有情意及技能領域;3.紙筆評量應兼顧高層次認知領域的題目;4.多元評量應建立評量基準與歸準。張教授並舉了幾個評量方式進行說明,包括實作評量、作品分析、活動評量、檔案評量等,並與與會師長進行了精彩的討論與交流。(文/教務處教師發展中心)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園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