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醫院婦產部吳姿宜醫師,呼籲關注常被忽略的術後後遺症「沾黏」

很多人都曾經歷過痠痛貼布從皮膚上撕下來時的疼痛感,「沾黏」就像是體內器官粘到雙面膠互相粘在一起,而體內器官互相拉扯產生體內的疼痛感,更比痠痛貼布撕下來還痛上好幾倍。

一般女性要進行手術時,擔心的術後後遺症大多是術後傷口處會不會留下難看的疤痕;但外在的疤痕可透過貼布修復和淡化,若後遺症是發生在體內的「沾黏」時,就必須再接受第2次的沾黏剝離或將壞死器官切除的手術。因此,筆者特別呼籲要進行任何手術前,應及早與醫師討論預防沾黏的措施。【圖:吳姿宜副主任呼籲患者注意術後後遺症「沾黏」的問題】

▓沾黏後會有哪些症狀
沾黏通常在7天內形成,後遺症通常會在術後3~6個月才會有較為明顯的症狀,有些患者在10年內都有可能遭受沾黏之苦,症狀依照沾黏的器官部位而有所不同:

1.腸沾黏:沾黏到腸子可能會讓腸阻塞,輕則會有經常性腹瀉、腹痛等類症狀,嚴重一點還會引發腸壞死,需要動手術截斷。

2.子宮、卵巢或輸卵管沾黏:不僅會出現經痛、腹悶等症狀,在經期時因為子宮脹縮,疼痛感會更明顯,但常被誤認為經痛而延誤治療。而沾黏造成子宮、卵巢或輸卵管的開口方向改變,讓卵子不易進入子宮,則會造成不孕,是沾黏的主要併發症之一。

3.膀胱尿道沾黏:常見症狀為頻尿,卻因此有患者不敢多喝水,引發尿道炎;也有婦女因為沾黏造成行房疼痛,影響原有的生活品質。

▓如何預防沾黏
目前手術常見預防沾黏的隔絕醫材方式有數種,不同的傷口類型適用不同材質:

1.玻尿酸防沾黏貼片(Modified sodium hyaluronate/carboxymethylcellulose):主要目的是阻絕受傷的組織在腹膜修復過程中,降低沾黏的發生。這是許多婦產科及一般外科手術中,已經被廣為研究,的確可以顯著降低沾黏的發生機率及嚴重度。這種貼片使用的是人體本來就有的玻尿酸材質,因此放進體內後身體會自行吸收,而且當玻尿酸貼片覆蓋在傷口上時,會形成一種含水膠,也因為是貼片狀,有較高的固定性,也能覆蓋適當面積的傷口。

2.氧化再生纖維素防沾黏貼片(Oxidized-regenerated cellulose):另一種不同材質的貼片,主要目的也是屏障分隔受傷組織表面,抑制巨噬細胞產生過氧化氫,以降低炎症介質,細胞生長因子的釋放和分泌基質成分粘連成纖維細胞。有小型研究證實有預防沾黏的成效,但須仔細止血後的傷口可能限制其使用範圍。

3.防沾黏水溶液(4% Icodextrin):高分子量水溶液材質可以被身體慢慢吸收,常使用在微創手術中,因為是液態狀,方便使用,很容易在腹腔內流動,但吸收時間較短,因此在預防沾黏的效果上有待更多研究。

4.組織修復凝合劑(ibrinogen, human factor VIII):可輔助止血,雖不是直接預防沾黏,但仔細的止血及適當的使用手術方式及醫材,也都是可降低沾黏的形成。

不管使用哪種預防沾黏方式,都要在手術縫合前置放在傷口患部上,才能阻隔傷口與其他器官組織沾黏。只要縫合傷口手術結束後,就無法再做任何防沾黏措施。因此,民眾在術前跟醫師溝通適合自己的預防沾黏方式,是術前不可輕忽的避免沾黏後遺症準備。(文/吳姿宜,萬芳醫院婦產部副主任)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