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黃彥華教授獲105年度「第8屆董大成博士癌症基礎醫學研究傑出獎」

本校黃彥華教授於今(2016)年董大成博士100歲冥誕特別具紀念性的時刻,榮獲105年度「董大成博士癌症基礎醫學研究傑出獎」,並榮幸地於5月15日假臺大國際會議中心,由彭汪嘉康院士手中領取此獎項。繼醫學院何元順教授(102年度)醫學科技學院鄭雅文教授(104年度),黃彥華教授是本校第3位獲此殊榮的學者。

董大成博士一生貢獻於臺灣醫學,卓越且深遠;他一生最精華的時光,都貢獻在生化學學術界。北醫創校初期,榮聘董大成博士為生化學科主任;1981年任北醫第6屆董事,並於1983年敦聘為本校校長,積極的整頓校務,策劃與醫院間建教合作及院內組織中藥對癌症的治療研究。董大成博士於2008年3月1日辭世,為紀念董大成博士,中華民國癌症學會成立「董大成博士癌症基礎醫學研究傑出獎」,由中華民國癌症醫學會每年公開徵選乙名,以提高國內癌症醫學學術水準,並獎勵從事有關癌症之基礎醫學研究之優秀學者。【右圖:董大成博士與北醫的緣分頗深】

此次獲獎人黃彥華教授,目前擔任醫學院醫學系生物化學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科主任及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中心主任,受獎時被彭汪嘉康院士讚許是難得的「MIT」(pure Made in Taiwan)之傑出女科技人;黃教授同時在今年度第21屆臺灣癌症聯合學術年會(TJCC)中發表「微環境因子調控胚胎幹細胞與癌細胞表現多能性幹細胞基因OCT4之分子機制與其在癌症研究臨床意義」專題演說。【左圖:彭汪嘉康院士蒞臨演說與頒獎】

黃彥華教授實驗室對於幹細胞與癌細胞如何表現胚胎期多能性幹細胞基因與其在癌症研究之臨床意義深感興趣,實驗室的研究主軸聚焦於探討微環境因子(如低氧與發炎)如何調控多能性幹細胞基因OCT4於胚胎幹細胞與癌幹細胞之恆定表現機制(homeostasis),與癌細胞表現多能性幹細胞基因之臨床意義。其實驗室主要研究內容分3大主軸,包括:
1.低氧微環境因子維持胚胎期幹細胞之多能性(pluripotency)分子機制。
2.發炎微環境因子調控癌細胞重新表現幹細胞相關特性的分子機制,與癌細胞重新表現多能性幹細胞基因OCT4,導致早期腫瘤復發與轉移的臨床意義。
3.低氧微環境因子藉由蛋白的小泛素化(protein sumoylation),進而調控癌幹細胞基因OCT4的穩定性機制(OCT4 homeostasis),與其臨床化療藥物之感受性。【右圖:黃彥華教授】

黃彥華教授除了領導其研究團隊致力於肝癌、乳癌等相關癌症研究,並主持行政院科技部幹細胞多年期旗艦計畫、行政院科技部傑出優秀年輕研究學者計畫等,日前主持臺北醫學大學所建立國內大專校院第1間以癌症治療與再生醫學為重點的「人體細胞組織優良操作規範」(Good Tissue Practice, GTP)實驗室,致力於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轉譯醫學研究,並受衛生福利部邀請,協助國內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法規建置與試驗審查。【下圖:黃彥華教授受頒研究傑出獎,左起閻雲校長、董光世董事長、黃彥華教授、林國煌教授、彭汪嘉康院士、董光義教授】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