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荷英高教經驗談~北醫大參加教育部2019年臺灣高等教育創新創業考察暨海外攬才團

教育部於2019年度9月中旬,由教育部劉孟奇常務次長率領高教司長官、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基金會及各大學校長/副校長/國際長參訪比利時、荷蘭、英國等國際一流大學及創新基地,取經國際創新創業的高教經驗。有17所臺灣高教技職體系的大專技職院校校長、副校長等共43人參加,本校由林建煌校長及吳介信副校長代表北醫參訪攬才。

本次歐洲出訪團共分兩行程,包括比利時及荷蘭的玉山人才攬才團,和英國的臺英高教論壇暨攬才參訪團。第一團由教育部劉孟奇次長率團,於9月14日自桃園機場經香港飛往比利時布魯塞爾機場,開始為期11天的比荷英高教參訪及攬才活動。

15日上午抵達布魯塞爾後,下午旋即開始由駐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教育組長官,邀請來自比利時地區的學者、學人、畢業學生等,於荷語魯汶大學進行玉山攬才活動,有遠自丹麥而來的臺灣學人趕來參加盛會,感受到於異鄉學子的熱情期盼。與會學者和臺灣各校的師長熱絡的互動與交流,也對教育部玉山攬才計劃的優質補助非常肯定,多數都表達高度返國服務的興趣。【圖:歐洲出訪團於9月15日飛抵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荷語魯汶大學(KUL)
16日一早參訪荷語魯汶大學(KUL),該校歷史非常悠久,成立於西元1425年,連續4年獲路透社選為歐洲最創新大學,英國泰晤士報(THE)全球大學排名第48名。首站參訪的是該校的「Health House Leuven」,是一所高科技的現代醫學健康照護的教育中心,內部的陳設及展示的設施都是建植於雙向互動式的教學裝置,呈現該校在教學方法的用心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育機構。

隨後以巴士導覽的方式參觀該校的科學技術工程園區後,KUL校長Luc Sels教授邀請20幾位該校各領域的教授,利用雞尾酒午餐會的方式,讓代表團成員以走動方式與該校教授交流暢談。午宴後,前往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nteruniversity Microelectronics Centre, IMEC),IMEC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設計研發機構,台積電、三星、Intel等都是IMEC的客戶,高度落實產學合作、創新創業精神,近期更和KUL共同合作成立衍生新創公司NEXTAUTH等。

IMEC的亮點是推動下一代電子技術研究,其成果已領先業界3~10年的技術需要,在全球半導體業界備受推崇。目前員工來自超過70個國家,共約3,500人,其中超過800人為業界進駐工程師及頂尖學校的訪問學者。這樣一個結合大學資源、產業發展、及創新創業精神的設計研究機構,成功地寫下一種產學研合作的模式,確實是值得我們國內高教體系深切地學習。

當晚由駐歐盟兼駐比利時大使宴請參訪團,並邀請多達20位來自比利時各大學資深教授進行教育交流及攬才餐敘座談。餐會中,臺灣各校代表亦上臺針對自己學校卓越表現的面向做詳盡的介紹,誠摯邀請臺下的比利時學者能加入臺灣高教體系一起為建構臺灣一流國際大學的目標而努力。【下圖:KUL校長與教育部劉次長及代表團成員於該校極具特色的教授會館前合影】

▓比利時:法語魯汶大學(UCL)
9月17日參訪團抵達比利時魯汶,參觀法語魯汶大學,校長Vincent Blondel今年7月與副校長訪問臺灣時,受到劉次長及各校的熱烈接待,所以特別邀請各學院院長及資深教授與會,詳盡的介紹該校在各個研究領域的發展及創新教學的經驗分享。而UCL在醫學工程方面的卓越成就,更是可與本校的醫工學院建立長久的合作平臺。

該校教授針對質子治療的技術開發,衍生新創一家公司IBA,北醫明年將啟用的質子治療機就是向這家公司採購的。林建煌校長特別邀請Vincent Blondel校長明年蒞臨本校參加質子治療中心的開幕典禮,Blondel校長欣然接受邀請,這也是我們與UCL延續研究合作及學生教授交流的重要基礎。【左圖:林建煌校長(右)致贈法語魯汶大學Vincent Blondel校長禮物】

▓荷蘭:愛因荷芬科技大學(TU/e)、鹿特丹大學(EUR)、萊頓大學(Universiteit Leiden)
之後,參訪團轉往荷蘭參觀愛因荷芬(Eindhoven)的高科技科學園區(High Tech Campus Eindhoven)。荷蘭自豪擁有三個大港,一個是位於阿姆斯特丹的空港(Airport),另一個是位於鹿特丹的海港(Seaport),第三個就是位在愛因荷芬的智慧港(Brainport)。智慧港的區域產業聚落涵括了荷蘭前7大企業中的5個,其中之一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飛利浦公司,年產值超過25億歐元,對國家競爭力很重要。智慧港主要由極強的高科技製造業和設計產業,經由獨特模式結合而創造價值;依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報告統計,Eindhoven是全球每萬名居民中專利密度最高的城市,所以在這個城市裡,幾乎每個人都具備有超強創新能力的DNA。

教育部特別安排了18日上午參訪愛因荷芬科技大學(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U/e),這所大學是一所相當年輕且現代化的大學,THE全球排名第167,因應當地主要產業飛利浦公司對人才之需求而設立,隨當地產業轉型為高科技聚落,該校亦發展為智慧港區科學工程領域基礎與應用研究教學並重之大學,為高科技、設計、製造領域之創新生態系統中心,其創新與創業教育的發展具高度的前瞻性。【右圖:參訪愛因荷芬科學園區】

下午參訪鹿特丹伊拉斯莫斯大學(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EUR),簡稱鹿特丹大學,其商學院及醫學院為全歐頂尖,THE全球排名第70名。該校人文社會、生醫、物理等領域皆知名,與萊頓生物科學園區的創新發展密切連結。尤其鹿特丹大學又是以醫學著稱,可以與本校進行全方位的學術交流,該校的分子基因體中心的華人教授Dr. Miao Ping Chien專精於功能性單一細胞技術,值得進一步與其研究合作。愛因荷芬科技大學與鹿特丹大學兩所知名大學,都由該校校長親自接待並進行簡報,表示兩校對臺灣高教參訪團的到訪極為重視。

19日是歐洲大陸的最後一天行程,上午拜會了萊頓大學後,下午就將搭機前往倫敦參加臺英高教論壇。萊頓大學成立於1575年,是荷蘭最古老的大學,THE全球排名第68名。該校人文社會、生醫、物理等領域皆知名,與萊頓生物科學園區之創新發展密切連結。

萊頓大學由研發副校長Prof. Ir. Hester Bijl及醫學院院長Dr. Pancras Hogendoorn接待參訪團,並介紹該校校務重點發展及萊頓大學醫學中心的營運現況與未來發展。【左圖:林建煌校長(左)與吳介信副校長在萊頓大學校園的希波克拉提斯雕像前合影】

▓臺英高教論壇
臺英高教論壇由英國大學協會及臺灣財團法人高等教育國際合作基金會共同主辦,並由駐英代表處教育組協辦。今年首次舉辦,盛況空前,參與會談的主講者都是臺英各高校的校長、副校長,人數之多及層級之高都是各國高教論壇之少見,顯見主辦及協辦單位的用心規劃及安排。

論壇一開始由利物浦大學校長Dr. Dame Janet Beer進行貴賓致辭,隨後大會司儀分別邀請駐英代表處林永樂大使、英國文化協會教育主任Mr. Andrew Zerzan,及教育部劉孟奇政務次長致辭,開啟本次臺英高教論壇的序幕。首場論壇的主題是探討臺英大學管理、自治與國際化的現況與未來規劃,主講者為埃克斯特大學校長Prof. Sir Steve Smith、國立清華大學賀陳弘校長、樸茨茅斯大學國際副校長Prof. Chris Chang、國立臺灣大學羅清華副校長。

第二場論壇是校長圓桌會議,主題為臺英共同研究,主持人為南安普敦大學副校長Prof. Winnie Eley,參與討論者包括國立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薩賽克斯大學副校長Prof. Stephen Shute、臺北醫學大學林建煌校長、格拉斯哥大學院長Prof. Kostantinos Kontis及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覺文郁校長。【圖:林校長(右圖立者)在第二場論壇校長圓桌會議中進行總結報告】

第三場論壇是討論如何促進臺英學生與研究移動力,主持人為高教基金會董事長暨國立成功大學校長蘇慧貞,邀請講者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吳正己校長、威思敏斯特大學副校長Prof. Alex Hughes、駐英國代表處副組長陳雅惠。在英國大學協會國際部主任Dr. Vivienne Stern及蘇慧貞校長的結語致辭後,完成了這一劃時代的臺英高教論壇,也讓雙方的高教推手們了解兩國間的異同處,相互取長補短,開創另一個國際高等教育合作的新頁。【下圖:臺英高教論壇全體與會者合影】

▓英國攬才活動及參訪瑪莉皇后大學、敦帝國大學
此次英國參訪共有兩場的攬才活動,第一場是9月20日下午假英國大學協會的Woburn Hall進行,另一場於22日在英國牛津大學舉辦。兩場攬才活動開始前,均先由教育部劉孟奇次長致辭表達歡迎,以及教育部肩負為國家攬才的重要任務。

隨後由財團法人高教評中心侯永琪執行長,針對臺灣高等教育現況暨教育部玉山學者計畫做一仔細的介紹;最後再由國立成功大學國際組洪瀞組長就其自身返臺的經驗與海外學人分享。接著進行學者與各校代表的面談會,有許多目前尚在英國各大學修讀博士學位的年輕學者,都期待學成後能有機會返國服務。【圖:林校長(右1)在英國牛津大學進行攬才面試】

此次比、荷、英海外高教參訪團的最後一天行程,安排拜訪瑪莉皇后大學(Queen Mary Univeristy of London)及與倫敦帝國大學(Imperial College London)兩所英國知名的大學。兩校歷史都相當悠久,瑪莉皇后大學創立於1785年,設有200多個學位的課程,有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醫學與牙科學院、理工學院等3學院。在法律、財金、多媒體、電腦方面表現特別突出。該校師生和校友就有8位諾貝爾獎得主,QS世界大學排名第119。【圖:林校長(左)致贈禮物予瑪莉皇后大學大學校長(左圖右)及英國倫敦帝國大學副校長(右圖右)】

倫敦帝國大學創立於1907年,雖較瑪莉皇后大學年輕,QS世界大學排名第8,有工程學院、醫學院、自然科學院和商學院等4個學院;該校校友計有20位諾貝爾獎得主、3位菲爾茲獎得主、1位圖靈獎得主,及眾多曾在相關領域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及數名政治家。本校的郭漢彬院長、李岡遠人研長及北醫附醫周百謙主任都是畢業於此名校的傑出校友。目前北醫大的胸腔醫學中心已與倫敦帝國大學的國立心肺研究所(National Heart and Lung Institute)簽訂合作協議書,該單位為全球心臟與胸腔醫學領域排名第1的卓越機構。【左圖:林校長(左)與英國倫敦帝國大學National Heart and Lung Institute的Dr. Kian Fan Chung(右)交換兩校研究中心合作意願書】【右圖:林校長(左2)率同本校參訪團在英國倫敦帝國大學National Heart and Lung Institute合影】

此行參加教育部所主辦的歐洲高教參訪團,共拜訪了8所國際一流名校,2家創新創業中心,3場海外學者攬才活動,行程雖然緊湊,但卻是非常豐富的一趟旅程。每所學校都有其不同的發展特色、創新教學模式及重點推動方向,但他們共同的因子就是創新,那怕是有600年悠久歷史的學校,或是不到100年創校歷史的學校,都在強調創新與企業家精神,這與北醫大追求創新卓越的目標是一致的。更重要的是這些學校也積極地與產業及地方政府結合,建構一座座的科技園區,活絡了整個歐洲地區的創新科技的泉源。這些成功的案例,都可以作為本校即將開發雙和生技園區的重要參考藍圖。

綜論此行歐洲參訪行程,是豐富、多元、知性與感性之旅,看到許多新舊融合的建築特色,學習到許多文化開展的歷史脈動,更打破我過去對歐洲國家保守的高教體制的觀念,他們就像一座時代的巨輪,不斷的轉動,順應世界潮流的發展而求新求變,呼應了本校校務發展的宗旨「擁抱改變,創新價值」,此次比荷英的參訪行程可說是獲益良多。(文/吳介信,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下圖:林建煌校長(前排左4)、吳介信副校長(前排左1)與教育部劉政務次長(前排右4)、駐英教育組李彥儀組長(前排右2)、國際司畢祖安司長(前排右1)及訪問團各校校長於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合影】

分類: 前期, 前期:焦點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