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卿副教授學術分享:兒童肥胖及氣喘的因果關係與複雜的致病機轉

陳揚卿副教授,現任為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並同時為該院研究型主治醫師。自2014年取得臺灣大學流行病學既預防醫學研究所博士,遂於北醫大營養學院保健營養學系擔任兼任助理教授(之前服務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自2019年起擔任本校家庭醫學科副教授。

陳副教授長期研究孩童肥胖與氣喘,青春期早發之長期世代追蹤研究,及基因體營養流行病學。自2012年起長期擔任科技部計畫主持人,2018年起擔任國家衛生研究院計畫主持人。並在科技部先前兩個三年期的研究經費支持下,完成了臺灣孩童健康研究6,000個孩童從6歲至18歲的追蹤,收集了臺灣孩童基因,重複測量各種肥胖指標、體能活動、青春期發育、飲食及睡眠資料。期間發表了15篇(第一或通訊作者)相關臺灣孩童健康原著論文,15篇中有6篇IF:5~9分,另有兩篇IF>12分,發表論文中50%皆於領域排名前15%。【左圖:醫學院家庭醫學科陳揚卿副副教授】

2014年,她榮獲了「公共衛生優秀論文獎—陳拱北教授紀念獎」,以創新的研究方法,使用整合了因素分析和路徑分析的多元統計分析技術:結構方程式模型,成功探索造成兒童氣喘的直接與間接因素,釐清了肥胖及氣喘的因果關係與複雜的致病機轉,論文因此刊登在胸腔醫學界頂尖期刊《美國呼吸和重症監護醫學雜誌》(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4;189(10):1194-1203 (IF 16.494, categories 3.2% in Respiratory System)。

此外,她利用長期追蹤資料建立的BMI成長軌跡模型,運用新穎的成長混合統計模型(Latent Growth Mixture Model),考慮個人高異質性的成長軌跡,融合BMI對時間呈現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甚至四次方的混合成長軌跡,建構出臺灣4種不同成長軌跡的孩童,分別為第1類:持續健康型(47.4%);第2類:肥胖晚發型(19.9%);第3類:持續肥胖型(30.1%);第4類:肥胖減重型(2.6%)。結果發現關鍵變胖影響孩童過敏疾患的時間,能發生在早於6歲以前。此論文刊登於胸腔界的頂尖期刊《歐洲呼吸雜誌》(Euro Respir J) 2017;49(1):1600741 (IF 11.807, categories 6.3% in Respiratory System)。

分類: 前期, 前期:學術分享。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