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與國衛院共同發表14項臨床創新研發,除加速研發落地且商機無限

臺北醫學大學與國家衛生研究院於2020年8月6日假臺大國際會議廳,共同舉辦「研發成果聯合招商媒合會」,共挑選14項聚焦癌症治療、精準醫學、微生物菌叢、生醫材料工程4大領域的技術亮點,匯聚了臺灣生醫創新研發能量、臨床資源和醫療技術,多項研發正進入臨床,開發前景深具潛在商機。

國衛院梁賡義院長期許藉由這次聯合招商媒合會,為產業界、學研界人員建立多方交流與合作管道,透過緊密鏈結,加速臺灣生醫產業的未來發展。本校林建煌校長表示,北醫大長年專注於推動生醫產業發展,鼓勵老師將研發成果商品化,迄今已經發展出18家生醫新創衍生公司,加上目前正在興建的雙和醫院B基地生醫科技大樓,可望引進更多生醫產業進駐,打造更多發展機會。【圖:國衛院梁賡義院長(左圖)與林建煌校長(右圖)致辭】

這次媒合會,北醫大及國衛院各有7項創新研發成果,國衛院陳信偉研究員分享「靶向抗原遞送系統」,細菌分泌的FLIPr蛋白是細菌逃脫免疫攻擊機制之一,該系統利用抗原-FLIPr融合蛋白,藉由FLIPr將抗原導向到Fcγ受體,增加抗原被抗原呈獻細胞捕獲,進而增強抗原特異性免疫反應。未來可將細菌、病毒或是腫瘤相關抗原製備成FLIPr融合蛋白,發展預防型疫苗及用於癌症免疫治療。

國衛院協同研究員洪慧貞開發的「新穎R-脊椎蛋白3(R-Spondin 3, RSPO3)單株抗體候選藥物DBPR117」,是種人源化修飾抗體,具中和癌症發展過程關鍵調節因子─RSPO3所誘導的Wnt /β-catenin信號傳導異常效果。在體內PDX(大腸癌病患組織來源的異種移植物,CR3150)模型中顯示,DBPR117具有極佳的抑制大腸癌腫瘤生長作用,並且在動物實驗性肺轉移模型中,可使延長存活時間。

北醫大陳建中教授的「準確的癌症藥物篩選平臺」(MTAM-HFA),利用美國癌症中心(NCI)所發展出之中空纖維法(HFA),配合綿天科技多項專利研發微管陣列膜(綿天膜)的前瞻技術,發展出一套綿天篩藥預測系統,可以用於進行個人化精準癌症治療,不僅增進治療效率,縮短療程所需時間及成本,也可作為癌症新藥研發的篩選機制平臺。【左圖:左起林建煌校長帶領吳介信副校長、林俊茂事業長、陳建中教授、莊國祥副教授、林若凱副教授、黃采薇副教授、方旭彬副教授、林恒教授出席「研發成果聯合招商媒合會」】

北醫大莊國祥副教授開發的「武裝型T細胞之創新癌症療法技術」,為一系列新型雙功能抗體(anti-antigen/anti-CD3 BsAb)及其應用平臺,可於活體外添加BsAb 至人類週邊血液單核球(PBMC)培養基中,一步驟反應即可分化、增殖、且武裝人類CD3+ T細胞,快速將所有T 細胞快速轉變為腫瘤專一性T 細胞,不僅客製化成本較CAR-T細胞療法低,且無需使用反轉錄病毒,即可快速量產高純度腫瘤專一性T細胞,將T細胞療法最佳化。

國衛院李岳倫副研究員的「以血管及腫瘤微環境正常化策略增強癌症免疫療法的研發」,腫瘤血管新生不僅是癌細胞轉移的管道,也極不利於藥物輸送與免疫細胞的浸潤,目前雖已有針對抑制血管生長因子(VEGF-A)的抗體藥物-癌思停 (Avastin/Bevacizumab),卻易有嚴重抗藥性,因此建構出新穎 VEGF121-VEGF165融合蛋白,希望抑制血管內皮細胞的過度增生與抑制抗藥性代償路徑。細胞及動物實驗結果顯示,融合蛋白可抑制腫瘤生長並促使腫瘤血管正常化,有望增強癌症免疫療法的效果。

「可增強抗腫瘤與抗病毒T細胞存活與其功能性之方法與組合物」是國衛院助研究員黃麗蓉的研發成果,國衛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與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合作開發之CAR construct所改造的T細胞,較前述三代CAR T的設計擁有較高存活/増殖率及毒殺腫瘤的能力,其在小鼠肝臟腫瘤模式中擁有極高的腫瘤去除效果,將有機會進入實體腫瘤市場的競爭。

北醫大林若凱副教授的「精準血液乳癌檢測技術」,利用臺灣乳癌病人的血漿異常游離甲基化DNA程度來區分病人和健康人,可應用於乳癌早期篩檢、乳癌治療成效監測與復發預測追蹤系統,以提供乳癌臨床治療參考,不僅在5小時內就可出報告,敏感度更高達92.3%,專一性達91.7%。

國衛院高承源副研究員「含有雙特異性去磷酸酶六基因剔除小鼠分離之腸道及糞便菌叢之組合物與用途」,利用新穎腸道及糞便菌叢分離與培養技術,特別是從dusp6基因剔除小鼠取得之益生菌株,以單一菌種或特定比例混和的方式,達到治療肥胖、代謝症候群與第二型糖尿病等相關代謝疾病功效,也可能具有減輕或控制慢性發炎與抗老化之效果。

北醫大方旭彬副教授開發出「檢測耐胺芐青黴素非傷寒沙門氏桿菌之方法及裝置」,該裝置有七成以上的準確度,可預測非傷寒沙門氏菌具有對第一線抗生素ampicillin有抗藥性,可避免錯誤使用第三代頭孢子素做為第一線抗生素治療沙門氏菌感染,將可解緩非第一線抗生素抗藥性問題之惡化。

「可吸收高分子體」是國衛院黃明熙副研究員所提出的一項嶄新概念,由兩性生物吸收高分子材料所構築的油膜載體,無需使用傳統Tween®與Span®系列等乳化劑。並在體外模擬或小鼠免疫模式中,驗證了其優越的控制釋放效果,並可有效提升候選疫苗的免疫生成性。

目前測量疲憊的方法,是由癌症病患主觀表達其疲憊程度,尚未有客觀的檢測方式,北醫大副教授黃采薇開發的「量測癌因性疲憊之客觀探測工具系統」,運用市面上現有智慧型穿戴手環,結合癌症病患疲憊狀況之主觀與客觀監測,使其達成不需主觀表達即可得知病患疲憊程度,並可藉此預估病患治療效果與預後指標。

北醫大副教授莊國祥另一項創新技術「一種高效率抓取抗體之結合蛋白串聯技術及其應用」,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開發一種可專一性結合抗體Fc (fragment-crystllizable)區域之蛋白質並建構成串聯式重複蛋白質(poly-peptide),能大幅提升各種抗體相關免疫測定法之偵測敏感度與極限值。

北醫大林恒教授開發的「後監控膀胱癌快速尿液微型核酸癌症體外偵測儀器」,使用微流體晶片檢測尿液中的微型核酸(miRNA),可以非侵入性的監測泌尿道上皮癌(UCC)的預後。目前已發現3個miRNA標記分子,並具有90%的靈敏度以及專一性,不但價錢低廉,還能成為輔助醫生未來追蹤病人再復發的利器。

國衛院林峯輝特聘研究員開發的「人工淚液組合物」,人工淚液中添加了天然抗發炎分子及玻尿酸保濕成份,於低濃度下即可達到眼部濕潤、舒緩乾眼症症狀之效果;此外,由於添加量低,可使生產成本降低,加上該人工淚液不添加防腐劑,長期使用不傷害眼表組織。(文/事業發展處‧秘書處)【下圖:北醫大與國衛院共同舉辦「研發成果聯合招商媒合會」】

分類: 前期, 前期:焦點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