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誠老師學術分享:腫瘤微環境與膀胱癌轉移

李育誠老師於2013年7月在國立成功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後,至美國德州貝勒醫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著重於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與膀胱癌轉移關係的研究,並著重於人源腫瘤異種移植(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PDX)動物模型的建立。隨後於2019年9月至北醫大任教,現為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膀胱癌(Bladder cancer)是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當發展為轉移性膀胱癌時,無有效的治療方式,5年生存率僅為6%。目前李老師正積極與國內外實驗室建立合作關係,著重癌症轉譯醫學研究,結合基礎與臨床,利用PDX model探討膀胱癌的轉移機制。除了探討膀胱癌轉移外,也著眼於:

1.了解腫瘤微環境如何促進腫瘤抗藥性的產生;2.開發新穎抗腫瘤藥物;3.研究細胞週期調控等。

英國外科醫生Steven Paget 於1889年提出「種子和土壤」理論(Seed and soil)來解釋癌細胞對器官特異性(organ-specificity)的轉移偏好。膀胱腫瘤細胞對淋巴結、骨、肺、肝和腹膜等微環境具有特定的親和力,且其為主要的轉移器官。因此,了解器官特異性轉移(organ-specific metastasis)的機制,有助於發展預防腫瘤傳播的治療策略。【左圖: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李育誠助理教授】

實驗室近期的研究發現原發性腫瘤(primary tumor site)上的第一型膠原蛋白(Type I Collagen)經由腫瘤細胞上的膠原蛋白接收器(collagen-receptor, CD167a)促進腫瘤局部侵襲(tumor local invasion),並可利用相同的collagen receptor定居在一個novel的lung metastatic niche,即Type III Collagen-rich的氣道平滑肌細胞(ASMCs)周圍。病理形態上,COL3-CD167a-driven metastatic foci與典型的lung alveolar metastatic lesions不同,可藉由活化細胞的CD167a-HSP90-Stat3 signaling axis促進lung colonization。利用臨床試驗藥物Napabucasin阻斷Stat3活化,可有效的抑制CD167a-HSP90-Stat3介導的膀胱癌肺部轉移(《Nature Communications》2019)。(文/研究發展處整理)

分類: 前期, 前期:學術分享。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