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提供掠奪性期刊初檢服務,並舉辦講座協助教職員生破解學術投稿陷阱

近年學術界出現了一種期刊,打著開放取用(Open Access, OA)出版的理念與經營模式,四處邀請研究者將學術論文投稿到他們的期刊,向研究者承諾提供快速的發表程序,藉此收取高額的論文處理費(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 APCs)及刊登費用,最後卻可能沒有成功出版或沒有進行同儕審查就逕行登刊,稱之為「掠奪性期刊」。掠奪性期刊通常是開放取用期刊,但開放取用期刊並不一定是掠奪性期刊。

本校圖書館陸續接到了許多相關的諮詢,因此自109學年起圖書館開始提供北醫體系及數位圖書館結盟醫院期刊初檢服務,協助研究者辨識掠奪性期刊的投稿陷阱。由於掠奪性期刊的手段及偽裝方式相當多元,很難直接判斷期刊「是」或「不是」掠奪性期刊。

圖書館在初檢服務中,提供常用的判斷指標,諸如期刊是否列於為SCI/SSCI 及其IF值、有無收錄於常見的掠奪性期刊清單中等,與申請者互相討論,並於一個工作天內以電子檔回覆判斷指標的檢測結果,但最後是否投稿至該期刊,還是得由作者決定。建議申請者可配合「自我檢核表」輔助評估是否要投稿。2121年圖書館於3月的圖書館學術月,特別規劃3場與掠奪性期刊及學術出版相關的講座活動:快速看透學術發表陷阱、Unlocking the secret of a scientific paper : From editor’s Perspective、掠奪性期刊初檢撇步等,針對學術出版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的讀者群進行分享與探討。【左圖: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黃舒宜副研究員分享】

3月24日「快速看透學術發表陷阱」講座:邀請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黃舒宜副研究員到館分享實務經驗,介紹學術研究發表常見的各種陷阱及迷思,以及掠奪性期刊樣態。

3月30日「Unlocking the secret of a scientific paper : From editor’s Perspective」講座:主講人為擔任期刊編輯多年的口腔醫學院學術副院長黃豪銘教授,從編輯的角度與年輕學者面對面,全英文向國際博碩士生剖析期刊編輯是以怎樣的方式來處理投稿的文章,投稿者又該留意哪些事項才不致走冤枉路。參加的23位博碩士生熱烈提問外,覺得講座內對他們的仍幫助很大,希望圖書館能多舉辦這類活動。【右圖:黃豪銘副院長以全英文與國際博碩士生交流】

3月31日「掠奪性期刊初檢撇步」教育訓練:以教育訓練課程方式於圖書館e-learning教室進行,針對有投稿需求的院校人員辦理,由圖書館游曉芬館員針對期刊網站資料逐步分析查證,指出其中的荒謬與錯誤,降低誤投稿至掠奪性期刊的風險。(文/圖書館)【下圖:黃舒宜副研究員(前排左2)、邱子恒館長(前排右2)和所有參與者合影】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園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