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重視社會責任及辦學績效,並將關懷觸角延伸至國際

2022年3月3日《Cheers雜誌》舉辦第8屆「大學辦學績效成長Top 20」調查發表會暨頒獎典禮,臺北醫學大學已連續5年入選Top 20,今年更從去年的全國第9進步到全國第4;4月13日再獲得「第3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中,「綜合績效一般大學組楷模獎」,以及「國際共享組楷模獎」兩個獎項。這些殊榮不僅是對北醫大辦學、永續發展及全球夥伴關係的肯定,也是最大的鼓勵。

《Cheers》的「大學辦學績效成長」調查,是邀請全臺各所大專院校校長,推薦近年辦學明顯成長的大學;今年廣邀144位校長互評,回收率高達87.5%。本校以數位教學、產業鏈結展露成效獲得全國第4及私校第1的評比。【左圖:吳介信副校長(左)代表北醫大接受《Cheers》天下雜誌群創辦人殷允芃頒贈獎座】【右圖:吳介信副校長(右)代表北醫大接受考試院姚立德委員(左)頒贈USR獎座】

4月13日北醫更與三顧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推出全國第一個「細胞治療產業碩士專班」,期待可以培養更多細胞治療及再生醫學領域的高階人才,開創生醫產業的新格局。

細胞治療技術的興起,是醫療發展史上的重要突破,不只可以治療癌症,進一步可用來修補器官或組織損傷,如今已經成為全球新顯學。北醫具備一校六附屬醫院的規模,從醫學中心(萬芳醫院)、準醫學中心(雙和醫院)、區域醫院(北醫附醫)到地區醫院(新國民醫院)及兩個院中院(臺北癌症中心、臺北神經醫學中心),不僅具備豐富的臨床資源,同時也擁有自己的組織庫、GTP實驗室,以及配套完整的臨床試驗中心、聯合人體研究倫理委員會等,都有助於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的發展及相關研究。【右圖:北醫大與三顧公司於4月13日舉辦「細胞治療產業碩士專班」啟動儀式林建煌,校長(右)與三顧楊智惠董事長(左)代表雙方展開合作】

三顧公司自2013年跨足生醫領域後,積極投入細胞治療技術與再生醫療製劑,近年又與臺灣日立亞太公司,合資成立樂迦再生科技公司,未來將打造亞洲最大CDMO(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細胞製造廠,進軍全球再生醫療市場。因此,培養可以接軌產業的高階研發人才,可說是刻不容緩。

過去2年來,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衝擊下,北醫一校六附屬醫院,在與各界共同對抗疫情的同時,仍促進醫療品質提升,積極投入社區服務、國際醫療、發展精準健康研究、完善北醫創新創業生態系等,持續深化永續實踐力,拓展社會影響力。

北醫現今將醫療結合人工智慧,可以輔助醫療診斷、提供診療建議,更可以在照護階段為病人的安全把關。在北醫21家衍生新創公司中,有6家是人工智慧醫療領域的公司,其中「醫守科技」所開發的「藥御守MedGuard」系統,就是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提供用藥安全警示的服務,目前已導入北醫體系與多家國內醫院,也獲得美國哈佛醫學院布萊根婦女醫院決定引進。【右圖:北醫大衍生新創公司醫守科技團隊合影】

此外,北醫過去18年來持續參與國際醫療合作,足跡已走遍全球26國,整合校內各個學院、附屬醫院及外部單位的資源,運用衛生醫療的優勢,推動援外的工作,從提供「醫療服務」到「醫療專業」的能力培植,現在更與夥伴國攜手探討結構性問題,共同提出解決方案,進入「制度建立」的範疇,例如:在友邦史瓦帝尼王國建立醫師培育及國考制度,在馬紹爾群島共和國建立糖尿病防治機制等。我們提供的不只是援助,而是全面性的在地合作,用具體行動與夥伴國一起朝永續目標邁進,展現臺灣堅強的醫療實力。【左圖:北醫大醫療團在馬紹爾進行糖尿病飲食實作】【右圖:北醫大教學團在史瓦帝尼進行實習醫師的超音波教學】

在學校投身援助工作的同時,北醫的學子們也成立4個海外服務隊,每年前往史瓦帝尼、柬埔寨和尼泊爾等國服務,透過與當地組織的合作,從發掘問題、訂定計畫到募款及執行,培養同學解決問題及溝通協調等多元能力,也養成他們的文化包容力及國際視野。

臺灣的醫療品質,國際有目共睹。根據全球資料庫《Numbeo》分析,2021年臺灣在醫療保健的評比中,排名全世界第一。我們有好的醫療品質,除了臺灣完善的全民健保制度外,其實更重要的是醫療機構內,時時刻刻都堅守以病人為中心,追求全人照護的信念,持續精進再精進。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林建煌謹誌2022/04

分類: 前期, 前期:發行人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