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弟是剛入學的小一新生,上學不過快一個月就常常遭到同學「投訴」,抱怨他老是發出聲音、三不五時捉弄隔壁同學、上課不到10分鐘開始鼓譟、在教室東奔西跑,就連吃中餐時也需要老師在旁盯著,觀察陳小弟行為類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導師,建議家長帶去小兒科門診諮詢判斷。
萬芳醫院小兒科林鼎智醫師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一種早發於兒童神經發展的疾病,掌管孩童腦中的執行能力尚未發展成熟,因此容易在多種情境下出現注意力低下、好動且衝動,持續6個月以上且不符合其年齡程度,造成學習狀況差、干擾旁人、人際關係不佳等,此時建議家長就醫評估。【左圖:萬芳醫院婦產科張宇琪醫師】
雖然臨床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有9項症狀指標:
1.無法注意小細節或常粗心大意導致在功課或活動中發生錯誤。
2.功課或遊戲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
3.說話和他說話無法注意聽講。
4.經常無法完成老師或家長交待的工作(如學校作業或家庭中的分工)。
5.團體互動中缺乏組織能力。
6.不喜歡或拒絕參加需持續集中注意力的事務(如學校作業)。
7.容易忘東忘西、丟三落四(常忘了帶書、文具或連絡通知單、作業)。
8.容易被外界刺激吸引(外面有什麼聲響就一定跑去看)。
9.容易忘記每日常規(如倒垃圾、洗澡)需要大人提醒。
若符合6項症狀(青少年或成人5項)就有確診的疑慮,但並不是依此判定,還需要排除其他疾病造成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林鼎智醫師建議,過動症只是一種症狀,而孩子分心的外因多元,最重要的是找出可以治療的疾病,此時醫師會視情況進一步安排腦波與聽力檢查。他指出,曾經有小朋友經常以上課發呆來表現,結果經腦波檢查發現是失神性癲癇,藥物治療後就不再有分神的狀況;也有單側聽損的小朋友,授課內容會跟環境音混在一起,聽不清楚老師在說什麼,開始出現心不在焉的行為。
萬芳醫院兒童早療劉姸廷治療師表示,孩童有時難以辨別在合適的時機專注精神,例如小一新生習慣幼兒園開放自由的上課氛圍,突然進入小學制式規矩時需要時間適應,這時導師和家長可多觀察孩子是否出現與同齡孩子異常行為,嚴重干擾到日常生活時,可至小兒科進一步確認,若確診過動症醫師將視情況安排心理評估、行為治療或早療治療等等家長平日也可以多嘗試獎賞制度、親子共讀和運動等親子時間,都能有效幫助孩子穩定情緒、快樂成長。(文/萬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