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進補,當心補出痛風。熱騰騰的火鍋湯、動物內臟和食補用酒等,都會導致尿酸濃度飆升,痛風發作,四肢關節腫痛、無法行走,每年到了秋冬季節,門診的痛風病人都會增加一至兩成,其中多以中年男性為主。
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林英欽醫師表示,痛風發作時,不少病人的手腳關節變形,常腫到無法走路,因此許多人常私下購買消炎止痛藥,並未從根本解決尿酸問題,造成痛風反復發作,消炎藥愈吃愈多,劑量愈用愈高,傷害腸胃道,導致胃痛、胃出血及解黑便,甚至還可能造成腎功能損傷。
林英欽醫師指出,痛風一旦急性發作,治療需採取「止痛」方法,先緩解不適症狀,再服用降尿酸藥物,以免痛風一再發生。為緩解痛風症狀,不少患者選擇針灸或拔罐等民俗療法,但醫師提醒,一旦皮膚出現傷口,當心細菌入侵關節,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症狀加劇。一般而言,痛風發作約3~7天可痊癒,但蜂窩性組織炎治療至少1週,一旦細菌入侵關節,起碼得花1個月治療。【右圖:萬芳醫院家庭醫學科林英欽醫師】
許多患者的皮膚關節會出現白色結晶,外觀像鹽巴或小石頭,其實是因體內尿酸濃度過高,與鈉離子結合形成尿酸鹽結晶,由於尿酸結晶約7~10年才會形成結晶,患者要長時間服用降尿酸藥物,才能消除尿酸結晶。林英欽醫師也建議,痛風患者除了平時應多喝水,每天至少飲用3,000cc的量,以降低體內尿酸濃度,此外,每3個月需定期抽血、檢測尿酸值,避免痛風復發。(文/萬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