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尹莘玲校友及陳保羅校友,獲112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獎

由中華民國僑務委院會舉辦的「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於6月6日舉行頒獎典禮,共有18位優秀傑出僑生校友脫穎而出,其中,臺北醫學大學兩位香港籍的僑生校友尹莘玲及陳保羅醫師,分別獲得社會公益類及學術成就類獎項。本次18位得獎者中,便有7位(包括北醫2位獲獎校友)畢業後選擇留在臺灣貢獻所長,回饋臺灣的養成教育。

▓尹莘玲醫師:立志發揮醫學所長,維護公平正義

1960年出生於香港,高中畢業後就讀香港珠海書院,1979年以僑生身分參加臺灣聯考,幸運的考進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在學期間,一到四年級的基礎醫學課程影響我的一生,全因老師和藹專業,循循善誘,啟發學生的思考能力,而同學們的親切善良,在我困惑時給予課業上的協助,讓我有回家的感覺。由於對解剖學、組織學及病理學產生濃厚興趣,奠定良好基礎;其中,病理學老師們深入淺出的教學,將困難和艱深的語言轉為有趣的圖案,讓我不再害怕複雜的病理科學,也引導我進入病理學的領域。這些經驗轉變成我後來深入法醫病理次專科的動力,進而成為一位法醫師。【右圖:尹莘玲醫師也是臺灣第一位女法醫】

畢業後進入高雄醫學大學附設紀念醫院,擔任病理科住院醫師及助教,在1994年得到醫院支持前往美國洛杉磯法醫中心進修法醫病理。而後在1998年有感於臺灣缺乏法醫師,遂辭職轉至屏東地檢署擔任法醫師,再到高雄地檢署接任主任法醫師,後到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基於工作需要,這段期間我走遍全臺灣各縣市的殯儀館,進行解剖、驗屍。過程中看到了許多重大的兒虐致死個案,更讓我立志要發揮所長,維護公平正義。【左圖:僑委會副委員長呂元榮教授(左)頒發獎狀予尹莘玲醫師(右)】

2011年返回高醫附設醫院設立法醫病理科,開始推行「臨床法醫學」,包含兒虐傷害、性侵害、家庭暴力與成人和老人保護工作。陸續成立全國首創的高雄市兒童少年驗傷中心、兒少保護團隊等,也深獲社會各界的肯定與支持。

我很感謝僑委會、臺北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附設紀念醫院、屏東與高雄地檢署、法務部法醫研究所、臺灣大學法醫學研究所、社政、法政、警政、司法單位及家人們的支持與肯定。北醫培養我成為一位醫師,法務部法醫研究所培養我成為一位法醫師及病理專科法醫師,臺大法醫學研究所啟發我成為更專業的法醫師。

感謝臺灣這片土地的人民對我的照顧,工作單位及協助單位長期給予的支持。感謝北醫和僑務委員會對僑生的照護,讓我有機會從香港來到臺灣就學、工作,最後落地生根,並有機會發揮所長。最後,感謝家人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更有動力可以持續回饋社會、服務人群。(文/尹莘玲.圖/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提供)

▓陳保羅醫師:醫者仁心,精進醫學專業發展不停歇

北醫是我成長的地方,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貴人。45年前隻身來臺求學,這裡成為我熟悉又溫暖的家園,扶持我在專業技能精益求精。

1958年出生於香港,父母扶養有九個小孩,我排行老五。青年時期的我熱愛運動,不論是田徑、球類、登山露營、游泳、獨木舟樣樣都來,甚至還騎單車環繞過香港一圈。19歲跟著家人移民加拿大,只待了短暫時間就應父親要求來臺求學,從此在臺灣扎根。一路從臺北醫學大學念到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除了臨床醫療服務,教學與研究的腳步也始終未曾停歇。【右圖:陳保羅醫師分享獲獎感言】

回憶醫學系初期的校園生活,一開始我仍然活躍於足球場上,只是隨著年級的增加,逐漸對醫學專業產生濃厚的學習熱忱,埋首於書堆的時間占去了生活的絕大部分。此外,在大學時期對藥物的使用特別感興趣,曾花不少時間用心讀完整本厚厚的藥理學教科書(Goodman and Gilman編著),加上後來相關專業知識的積累,讓我今日在從事臨床醫療服務時,診斷處方更加得心應手。

在與病人互動近40年的歲月裡,我始終抱持著「醫者仁心」的初心,也因此結交了不少知心的好朋友。對於隨同我進行臨床實習的醫學系學弟、學妹們,我常告訴他們:「給予病人最適切的用藥和診斷儀器,才能將治療效果極大化。」30年來,我一直維持自費訂閱3本以上最知名的醫學期刊,並保持購買新出版專業教科書的習慣,也經常指導實習醫師閱讀醫學期刊的重要性,因為時時獲取最新醫療資訊及學習新的治療方式,是一位優秀專科醫師養成的唯一途徑。

含淚播種的,必含笑收割。過去的辛勤耕耘讓我獲得不少的肯定,從臺灣心臟醫學會的青年醫師研究獎及優秀論文獎,到倍受心臟專科醫師肯定的「丁農獎」、臺北市醫師公會頒發的第29屆杏林獎,及近期由僑務委員會頒發的「112年全球傑出僑生校友.學術成就獎」最高榮譽。我非常珍惜與北醫之間的情緣,感恩她對我的培育,也可以很自豪的說,我一直在盡最大的努力為母校爭取榮譽。對於在校的年輕學弟、學妹們,我願將我的人生格言「樂觀看待人生,珍惜身邊所愛,努力與堅持去完成目標」與你們分享。(文/陳保羅,圖/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提供)【左圖:陳保羅醫師(右)接受頒獎】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