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111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名單出爐,39位教師獲此榮譽

臺北醫學大學為表彰教師在教學的熱誠及努力,於99學年度訂定「臺北醫學大學教學獎獎勵指標與作業細則」,迄今歷時13屆並有490人次教師獲此殊榮,為本校各學門領域教師於教學方法與教學態度等人才培育之典範。

111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歷經3個月自系所學位學程級、院級及校級層層遴選,最終於112年6月1日遴選出7位校級教學優良教師、15位院級教學優良教師、15位系所學位學程級教學優良教師、2位新進教學優良教師共39人。

此次校級暨新進教學優良教師遴選公開演講,採非同步遠距方式辦理,由梁有志教務長為召集人、國立臺北大學張仁俊教授暨教務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呂明偉教授暨教務長、輔仁大學蔡宗佑教授暨教務長3位校外委員,以及醫學院何淑娟教授等11位各學院與通識中心推派之校內委員,合計共15位教授組成遴選審查小組,並邀請大學部、碩博士班推派的學生代表,依據候選人之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實績等項目評分產生。獲獎之師長於7月行政會議上由校長林建煌頒贈獎座。


【上圖:111學年度校級教學優良教師與林建煌校長合影,左起通識教育中心黃湘玲助理教授、營養學院陳雅琳助理教授、管理學院張詠淳副教授、林校長、護理學院邱惠鈴副教授、醫學院許諄諄副教授】

校級教學優良教師中醫學院微生物免疫學科李岳倫教授表示,教學上期許不只傳授正確的知識,並傳遞對人的熱忱與對生命的熱愛,以感染學生,對「事」好奇、對「人」尊重,且能師生一同成長。他的教學目的在於架構學生的基礎觀念,培育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能夠活用所學。於此,其教學態度與理念為:「具責任感與使命感、以學生為本、善用資訊科技、與亦師亦母態度和學生相處,使學生身心都能獲得健康成長」。【左圖:醫學院微生物免疫學科李岳倫教授】

藥學院臨床藥學學科卓爾婕教授,則善用短片、同學討論、配合新聞時事等方式及I’m@TMU系統等輔助教學;此外,提供相關科學網站或搜尋系統,鼓勵同學可以利用線上工具,進行課外自主學習。同時,在教學層面期許自己不斷持續進步,近年藉由執行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優化教學。另外,每年接待指導短期外籍交換學生(包含世界藥學生聯合會組織轉介之學生)於實驗室中實習,促進北醫同學們與國外學生進行國際交流。【右圖:藥學院臨床藥學學科卓爾婕教授】

護理學院邱惠鈴副教授指出,他從踏入教學領域後,一直秉持著「凡事以身作則,帶給學生不同的高齡想像」的理念教學,除了專業技能外,亦具備連結社區資源與高齡者互動之經驗,帶領學生至社區場域發現與解決在地問題,期能增強學生技能以利連結未來就業發展。並結合自身在失智領域研究專業,將產業連結導入課程,與業界及各校進行跨團隊、跨專業合作,且在課程導入虛擬實境失智體驗,除了結合科技也期望透過「感同身受」的體驗促進學生對於失智友善視角並培育同理心。

管理學院張詠淳副教授認為,作為一名教師,自己對教學充滿熱忱,致力於提供一個互動式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和提問,相信透過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思考方式,可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成果和批判思維的發展。與學生互動是其教學上的重要一環,鼓勵學生彼此合作,透過專題導向教學,發揮創意並以合作的方式共同解決問題。他同時也注重了解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興趣,以便調整教學策略和內容,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參與和受益。

營養學院陳雅琳助理教授表示,「帶著滿腔熱血走進教室」是她的教學態度,帶著熱情站上講臺是可以提高學習氣氛,增加學習興趣。當教室的氣氛熱絡起來,即使同學們戴著口罩上課,也可以從他們發亮的眼睛中看出求學渴望。「尊重創意、給予鼓勵」則是其教學理念,尊重同學於實驗課程中設計的作品,並適時給予鼓勵,讓同學們獲得更多的成就感及自信,自然而然就能對這堂課更有興趣。此外,她會利用聽、說、讀、筆記、討論、問答等多元方式讓學生學習,並以互評方式來激發每個人的創意。

通識教育中心黃湘玲助理教授深信「教育」是一門複雜的人文學科和藝術,不同於具有固定定律的自然科學,教育要能夠精準有效,需要根據學生個別情況進行因材施教。在「教學」上以獨特創新思維,引入VR教學,創作自己的VR SOP教學,並使用鷹架輔助,探索科技輔助教學如何降低學生在口語說方面的焦慮,同時也參與Erasmus+ Exchange Plan,為北醫學生提供與國際師生互動共學的機會,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和國際化視野。

新進教學優良教師護理學院林恭宏助理教授,其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思考課程設計與教學方法,開始備課時常問自己:學生們「過去學過了什麼?、現在想要什麼?以及未來還需要什麼?」,並把這3個問題的答案落實於課程中,再配合多元教學方法,如校方推行之PACED Learning,往往收到良好的教學成效與同學正向回饋。

另一位新進教學優良教師是通識教育中心鄭年亨助理教授,他的專業背景是資訊工程領域,研究方向為數位學習,在北醫主要開設基礎程式設計與人工智慧導論兩門通識必修課。這些課程在坊間多半為技術導向或應用導向,缺乏理解導向的資訊素養課程。因此他在課堂主要採用3個教學策略:連結醫學應用、視覺化體驗、真實問題探究等,實作課程上強調創新應用,作業往往沒有標準答案,試著為學生打造資訊素養開放平臺,培養學生跨領域資訊素養,幫助學生從知識吸收者轉型為問題解決者,也常常從學生作品中發現北醫同學的創造力與潛力。【左圖:111學年度新進教學優良教師與林建煌校長合影,左起:護理學院林恭宏助理教授、林建煌校長、通識教育中心鄭年亨助理教授】

教學資源中心也邀請黃湘玲老師及邱惠鈴老師在北醫大111學年度「楓杏講堂-創新教學教法」活動上與全校教師分享,期望這些種子教師寶貴教學經驗持續精進教學品質,成為北醫大以「培育兼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生醫人才」之教育理念下堅強的後盾。(文/教務處)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