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2023年新任舵手到位

臺北醫學大學第11任校長吳麥斯教授於2023年8月1日,從林建煌前校長手中接下北醫大的重任,並率領新的團隊組合服務北醫大體系的所有教職員生,在丕變的時代脈動中,帶領北醫尋找正確的方向繼續前行。此次,新到任的一級首長有:吳麥斯校長洪冠予副校長張淑英副校長李岡遠副校長秘書處吳逸文主任秘書教務處曾頌惠教務長研究發展處劉景平研發長人力資源處蔡宛真人資長環保暨安全衛生處施純明環安長管理發展中心蔡淑暖主任事業發展處蕭育仁事業長

▓吳麥斯校長
吳麥斯校長於1985年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並自2012年返回母校服務,現為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董事長、更以首位內科醫師接任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並歷任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雙和醫院院長、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醫學院副院長及管發中心主任等核心要職,資歷完整豐富。

吳校長自臺北醫學大學求學時期就開始打英式橄欖球,並熱衷於橄欖球場上衝鋒陷陣,因而擔任橄欖球隊隊長,更率隊奪得兩次全國盃亞軍,自豪「北醫橄欖球隊當年是全國最強的,只輸給過陸軍官校。」現亦於母校持續推廣橄欖球教育,並在U19世界賽創下佳績,同時加入臺灣無惑橄欖球隊,至今仍與年輕時的隊友一起在球場上奔馳,他也因為橄欖球而養成了奮戰不懈、耐心與領導等特質。【左圖:臺北醫學大學吳麥斯校長】

提及醫療的專業,吳校長過去曾遠赴法國國家研究院進行研究,回臺後建置腎臟科實驗室,並領軍基隆長庚紀念醫院成功降低國人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機率,如今他在北醫附醫成立慢性腎病防治中心,結合專業醫療團隊夥伴們,包括護理人員、營養師及志工等協助,共同對慢性腎病患者進行腎病防治衛教工作,並且讓臺灣成為各國慢性腎臟病防治的參考指標,更以「醫療需具備人性」的論點,強調溫暖的醫病關係。

吳校長在北醫大成立泌尿腎臟研究中心,設置轉譯實驗室,整合北醫附醫、萬芳醫院與雙和醫院的人力專長與資源,因此獲得科技部個人型研究計劃及國家衛生研究院整合型研究計劃,團隊針對敗血症與急性腎衰竭的相關研究也影響到國家政策,促成健保署2021年開始對醫院治療急性腎衰竭病人給予獎勵計劃,避免走到透析階段,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擔任雙和醫院院長時,適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吳校長率先施打臺灣首批AZ疫苗,成為全臺醫護接種第一針,並於疫情期間率領全院員工,照護大量病患平安渡過危險。除守護家園之外,也陪伴友邦度過疫情危機,於馬紹爾群島運作臺灣衛生中心,並捐贈總價超過新台幣400萬元防疫相關物資,提供滾動式醫療團、健康促進及醫衛多邊交流等活動,也在2020年3月馬紹爾緊急發布入境禁令後提供遠距服務,支撐馬紹爾醫療體系不崩盤。因防疫成果享譽國際,於2020年獲邀參與「臺美太平洋防疫援助線上對話」,吳校長於會議上向美國在臺協會、美國國際開發總署、美國內政部、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日本、紐西蘭、澳洲及太平洋各國代表針對協助馬紹爾群島防疫系統的建置進行演說,獲得場上多數專家認同與熱烈回饋。

吳校長在醫界及北醫大體系有數十年豐富的醫療及管理經驗,具備創新突破的思維、前瞻性眼光及國際視野,今後在「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之發展定位,及「1校6附屬醫院、雙校區的教育醫療體系」的基礎下,將全力打造「人文、創新、卓越」的北醫新藍圖,將北醫帶領到新的層次。

面對醫療環境劇變、破壞性科技導入及老化少子等挑戰,吳校長也將秉持一個目標(邁向國際一流醫學大學)、兩個原則(透明、紀律)、三種態度(謙虛中帶著自信、同理中帶著苛求、好奇中帶著謹慎)及四個方向(落實價值健康照護、加速數位驅動轉型、建立人才友善校園、奠基永續發展北醫)來帶領北醫大體系的發展,打造北醫成為引領國家未來發展、人才培育養成及全球國際鏈結的重要教育機構。(文/秘書處)

▓洪冠予副校長
洪冠予教授畢業於臺灣大學醫學系,於2002年取得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學位。醫學系畢業後即至臺大醫院服務,期間曾奉派擔任亞東醫院行政副院長,歷練3年後返回體系內服務。擔任內科部副主任、醫務秘書、品質管理中心主任、綜合診療部主任、副院長、體系管理中心副主任。在任職副院長期間襄助院務推動,協調跨科部整合溝通及醫療品質的標準化,榮獲SNQ國家生技醫療品質銅獎、臺大醫院醫學教學特殊優異人員獎個人等諸多殊榮。在國際醫療方面,利用多年來的經營經驗,繼續擴展國際醫療服務的深度及廣度。

因具有前瞻的管理思維,於2015年8月受派至臺大醫院新竹分院擔任院長職務。將醫院宗旨「優質醫療、卓越教學、創新研究」加以發揚光大,積極羅致醫療人才,發展急重難症醫療。成功提升醫療品質,讓醫學教育無縫接軌不間斷,更讓醫療永續並邁向卓越。在臺大醫院分院期間,締造新竹分院的年輕醫師與團隊教師升等人數第一、論文發表數第一、醫院經營收支比最高、帳列與實質淨利也是分院中第一、醫院基金5年增加16億元等佳績,並成功將臺大的精神延伸到雙北之外。除醫院院務外,也和周邊學術單位清華大學、交通大學(現為陽明交通大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及新竹科學園區產學結合,促進產業發展。也因此獲聘為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的資深特別顧問。【右圖:洪冠予副校長】

洪教授為腎臟科及醫療品質權威,擔任腎臟醫學會理事、醫療品質策進會TQPI召集人及腎臟病CKD照護品質認證召集人,另擔任衛生福利部多項小組委員。具有完善的醫療、品質、教學及行政歷練,亦擔任醫療督導機關之要職,於2023年8月受陳瑞杰董事長及吳麥斯校長聘任至本校擔任醫療副校長,期整合學校及附屬醫院資源,以達成「落實價值健康照護、加速數位驅動轉型、建立人才友善校園、奠基永續發展北醫」的目標。(文/秘書處)

▓張淑英副校長
張淑英副校長曾獲教育部公費留學西班牙馬德里大學,獲得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文學博士。1994~2001年任教輔仁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暨研究所專任副教授。2001~2023年任教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專任教授。2019~2022年借調清華大學擔任外國語文學系教授兼校長室特別顧問。過去亦曾兼任輔仁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班、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陽明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2016年膺選西班牙皇家學院(Royal Spanish Academy)外籍院士終身職,得參與皇家學院院士全會與學院主辦之任何學術研討會。2018年,西班牙王室索里亞公爵基金會與皇家學院舉辦「向國際西班牙語學研究致敬」,受邀由西班牙國王接見。2019年起獲邀為西班牙王室索利亞公爵科學與西語文化基金會(Foundation Dukes of Soria, Science and Hispanic Culture)通訊委員。2018年迄今,參與兩個跨國團隊研究計畫,一為馬德里大學華語文暨文化研究團隊(GISEC),一為清華大學「十六、十七世紀閩南—西班牙辭典手稿與文獻研究」,團隊於2023年4月28日獲西班牙王室「第一屆索里亞公爵基金會國際西班牙語學研究講座」首獎(含清華大學、中研院、西班牙加地斯大學、菲律賓聖多瑪斯大學、德國洪堡大學的學者),7月4~7日接受頒獎與發表學術成果。【左圖:張淑英副校長】

其在行政職務或社會服務方面,於2019~2022年兼任清華大學校長室國際事務特別顧問;2013~2019年擔任臺灣大學國際長暨科技部全球事務與科學發展中心(GASE)主任;2011~2013年擔任臺灣大學文學院副院長。2021年為臺灣西班牙語學會創會會員,擔任理事長迄今。多年來擔任考選部各類國考西語典試委員。

張副校長並長期為國內西葡語翻譯作品撰寫導讀緒論;2016年起為《英語島》每月專欄撰文。學術專長為當代西班牙、拉丁美洲文學與文化研究。近年專注旅行文學、流浪漢小說、飲食文學、情色文學,大航海殖民時期紀事、漢語、西班牙語、閩南語文獻等研究。她的西譯中、葡譯中、中譯西、拉丁-中文雙語等翻譯作品共20部。(文/秘書處)

▓李岡遠副校長
李岡遠副校長為本校醫學系第29屆校友,畢業後於林口長庚醫學中心接受完整住院醫師訓練,晉升為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隨後獲得醫院公費至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國立心肺研究所(National Heart and Lung Institute, NHLI)進修取得博士學位,該研究所在呼吸道疾病享有世界聲譽,不僅引領李副校長進入臨床轉譯醫學研究的領域,還培養了許多世界頂尖醫院的優秀醫學專業人才。

李副校長自2013年返回北醫大體系服務,於雙和醫院歷經胸腔內科主任、內科部副主任、研究部主任及研究副院長;同時也在學校擔任過醫學院醫學系胸腔內科學科主任、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博士學程主任、胸腔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人體研究處人研長、研究發展處研發長,其學術及行政歷練相當豐富,希冀引領北醫大繼續往卓越目標前進。【右圖:李岡遠副校長】

李副校長一直秉持臨床和研究合一的原則,致力於呼吸道疾病及肺癌領域的研究,並在國內建立了領先地位,他所帶領之臨床試驗團隊在國內外建立極佳的口碑,已成為國際大藥廠臨床試驗的首選及新藥開發的夥伴。其研究領域方面,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異常的發炎基因調控及空氣污染的病生理影響,以及肺癌的免疫微環境研究,讓北醫大成為國內該領域的研究重鎮。其團隊不僅建立了符合國際指引的治療流程,還參與全球藥廠的臨床試驗,為病人提供更先進的治療選擇,同時進行臨床轉譯研究。

因應吳麥斯校長所提出北醫大的願景:培育人才、創造新知、引領風潮,致力發展本校成為國際一流醫學大學,將持續培養國際級特色團隊、強化數據研究商業模式、培養優質研究創新人才、優化研究平臺技術、加速臨床試驗產學創新、獲得校外研究資源提升論文深度等,為北醫大體系創造最佳優勢。(文/秘書處)

▓秘書處吳逸文主任秘書

吳逸文主任秘書畢業於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醫學系,於長庚體系服務23年,期間先後擔任長庚醫院腎臟科主任、內科部副部長,並於2020年起擔任台灣腎臟醫學會副秘書長、2023年擔任台灣腎臟醫學會國際事務合作委員會主任委員。

身為醫師的吳主秘在臨床服務方面兼備質與量。其於基隆長庚服務時,為推動「基隆長庚在臺灣東北部」腎臟防治、醫療、研究及社會公益使命的重要推手。多次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暨腎臟醫學會認證「第一級腎臟優良保健推廣機構」及提升腎病健康照護機構照護品質計畫「典範獎」。她的研究領域為慢性腎病,腸道菌叢,尿毒素及多體學生物標誌研究,連續5年獲得科技部計畫支持,國際臨床試驗計畫16件;發表國際論文106篇,專業書籍6本,專利1件。【左圖:秘書處吳逸文主任秘書】

針對腸道菌相及腸道產生之尿毒素的基礎和臨床研究領先全球。2011年發表世界首篇文章證實甲酚濃度與慢功能惡化相關,並於我國的透析病患證實甲酚濃度與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有關。於2017年與長庚檢驗醫學科合作設立長庚體系液相色譜與串聯質譜儀技術平臺,並制定慢性腎病患之親蛋白尿毒素的標準檢驗值。2018年接受衛福部食品及藥物管理署邀稿,發表相關檢測方法,提供國人臨床應用的新標誌。

並進一步針對毒素之生成進行研究,於2020年發表國內首篇慢性腎病患之腸道菌相研究,釐清腸道菌相與親蛋白尿毒素的關聯性,同年更以突破性的宏基因體定序技術分析慢性腎病患腸道菌叢,成為世界第一篇深入探討慢性腎病患之腸道菌叢及代謝產物的研究,奠定團隊於腸道及尿毒素研究方面的貢獻性。同時運用飲食調控了解腸道的菌種及功能變化,開啟未來慢性腎病患之個人化營養介入的契機。整合跨體學平臺,應用深度學習,產生新的糖尿病腎病變的早期預測標誌並證實器官間溝通的重要分子機制,於2022年獲得國科會未來科技獎。

過去在臨床教學上,曾獲基隆長庚醫院最佳優良教師及長庚醫療體系教學貢獻獎,今後也將貢獻所學,全力投入北醫大學,充分發揮紀律及效率,帶領秘書處,以成為國際一流大學及培育學生成為世界公民領袖的使命邁進。(文/秘書處)

▓教務處曾頌惠教務長
新任教務長曾頌惠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及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博士,自2002年起進入北醫大體系服務迄今已21個年頭,期間擔任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研究部主任及教學副院長;在校內亦擔任醫學系副主任及副教務長等主管職務,並致力於一般復健、兒童復健與早期療育、實證醫學研究等,學術與行政經驗豐碩。

曾教務長於這段時間於服務、教學及研究的相關事務上,對於附設醫院及學校皆有相當多顯著貢獻。過去10年樹立附醫之兒童聯合評估中心為全國的領導地位,不僅打造成為全國少數可進行選擇性被神經根切除術,與進行脊椎腔內「Baclofen藥物」輸注測試的醫院。而其率領的優秀團隊提供全臺唯一的「機器人兒童步態訓練」及「機器手部訓練」系統服務,陪伴許多孩童重新踏出人生重要的第一步。透過精準醫療以及醫病共享決策的過程,以病人為核心、實證為基礎的原則,致力提供高水平的復健治療服務。團隊更因此獲得2020年度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殊榮。【右圖:教務處曾頌惠教務長】

曾教務長持之以恆地投入社會服務,參與協助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的兒童早期療育診治復健工作,並長年支援金門的兒童復健服務。此外,除了在病人服務上的用心,她也致力於早療相關研究,並曾參與衛福部與國科會委託的\早療相關研究計劃。

在教與學方面,現教授的「復健科臨床實習」,結合理論及實務技巧,提供北醫莘莘學子專業醫療新知,更為未來進入職場前打下良好的根基。曾教務長指出,教育改革的核心在教師。在她的推動下,北醫附醫成立「全人健康教育中心」,並將其資源挹注於人才培育,協助臺灣乃至全球的能力導向醫學教育(Competency-Based Medical Education, CBME)的發展及全人教育的推動。

自2023年8月起接任本校教務長,曾頌惠教務長表示將會持續深耕北醫大優勢,同時開拓國內外跨領域合作交流,並與北醫大體系夥伴攜手共創嶄新教務發展,朝向培育國際化創新生醫人才之目標邁進。(文/教務處)

▓研究發展處劉景平研發長
本校藥學院藥學系藥物科學學科教授劉景平,自2023年08月1日起擔任研究發展處研發長。劉景平教授於1994年6月畢業於臺北醫學院藥學系,於1996年和2000年分別取得臺大藥學研究所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於2000~2004年在國家衛生研究院生物技術與藥物研究組擔任博士後研究員,2004年10月回到母校擔任藥學系擔任助理教授,2008年2月升等為副教授,2012年8月升等為教授,2013年9月至2017年12月擔任藥學院研究副院長,2018年1月起擔任藥學院院長。

劉景平教授曾獲「第10屆永信李天德醫藥科技獎」的青年醫藥科技獎、2014年臺北生技獎產學合作獎金獎、2022年第32屆王民寧獎之國內醫藥研究成果對醫藥科技發展國民健康家社會級產業發展傑出貢獻獎。研發長目前也擔任美國化學會之藥物化學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編輯諮詢委員會委員(Editorial Advisory Board)。【左圖:研究發展處劉景平研發長】

劉研發長研究領域為藥物化學、有機合成、創新藥物開發等,他長期致力於創新藥物的研發,至今有多個藥物技轉給國內外生技醫藥公司。日後其將推動國際創新轉譯研發,透過創新轉譯及國際鏈結來提升國際影響力,並強化研發處下各核心實驗室、共同儀器中心及實驗動物中心各項服務,目標成為國際級的醫學大學。(文/研究發展處)

▓人力資源處蔡宛真人資長
從2023年9月1日起,新任人力資源處蔡宛真人資長正式到任,而她在北醫大體系的服務年資也邁入第20年。其畢業於本校公共衛生學系及傷害防治學研究所,2003年工作初期任職於萬芳醫院,服務近5年,累積實務經驗,隨後於2008年轉任至學校服務,期間經歷總務處、人力資源處、秘書處等單位,參與多項校級重大評鑑以及校級大型計劃,於校內協助推展各項專案,與團隊夥伴一起努力達成許多共同目標,在多次輪調歷練中,也期許自已能扮演好每一個角色,如今再進入人力資源處服務,要感謝過往長官與同仁一直以來的指導與支持,儘管具有挑戰性,但也是一個可以對組織和員工的發展做出貢獻的機會。

沒有人才就沒有永續的機構,期待能與人力資源處團隊共同努力,除了各項作業更進一步朝向資訊化及簡化流程外,提升人才培育、薪酬福利,建立友善、良好的工作環境,持續讓同仁能樂在工作並貢獻專業,發揮組織最大效能,建立共好團隊。(文/人力資源處)【右圖:人力資源處蔡宛真人資長】

▓環保暨安全衛生處施純明環安長
環保暨安全衛生處新任處長施純明教授,畢業於國立陽明大學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博士班,主要學術研究領域為為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粒線體醫學、病毒學。其自1996年即進入北醫大體系,目前受聘本校生物化學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科教授,期間曾任臺北醫學大學主任秘書、學務長、生化學科主任、創新育成中心主任。另外,目前也擔任衛生福利部認證實驗室諮議委員,並曾任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專利生物材料寄存工作評鑑會議委員,擁有相當豐富優異的教學研究及行政服務資歷。

施教授擔任本校主任秘書達9年,承上啟下,有諸多貢獻。近3年適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本校在第一時間即成立新冠肺炎防疫小組,由校長擔任召集人、副校長擔任副召集人、主任秘書擔任執行長兼發言人,防疫期間全年無休,與環安處及全校各院系所單位進行縝密的校園防疫工作,在在展現絕佳的協調整合能力。施教授秉持其豐富的行政資歷及領導特質,加上3年校園防疫工作經驗,今再次被賦予重任帶領環安處全體同仁,建構校園安全環境及健康舒適之永續教育環境。(文/環安處)【左圖:環保暨安全衛生處施純明環安長】

▓管理發展中心蔡淑暖主任
管理發展中心新任蔡淑暖主任,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事技術學系、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於2010年底進入北醫大服務。1995年自研究所畢業後,即投入醫院管理的工作,在長達28年職涯中,有近一半的時間是在北醫成長。

進入北醫大第一份職務,即是在管理發展中心擔任副主任,主任為現任陳瑞杰董事長,在當時李祖德董事長及校部長官全力支持下,管發中心開始進行附屬醫院整合的工作,業務內容從財務報表匯總,擴大到聯合採購、經營分析、規章制度統合制定、國際醫療專案以及資訊整合等業務。在管發中心歷練4年後,2015年轉換至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萬芳醫院擔任行政副院長於2023年8月再度回到管發中心擔任主任。【左圖:管理發展中心蔡淑暖主任】

北醫大附屬醫院,這幾年來穩健成長,每年的總收入已達到290億,但是疫情之後陸續出現了一些經營的挑戰,人口結構變老、勞力人口變少,願意投入醫療照護的人變少,人力的問題將是我們日後經營的一大挑戰;各項經營的成本增加,無論是人事成本、衛藥材成本都有顯著的增加;在健保總額框架下,隨著各家醫院業務逐漸恢復正常,健保攤扣再度來臨,也將影響醫院營運績效;另外一個挑戰是資通訊科技技術的進步,根據研究未來企業在AI的支出將從1%提高到12%,有25%的工作可以透過AI自動化,其中醫療更高達30%。

面對所有的挑戰,如果要達成「成為國際一流醫學大學」的目標,就要進行轉型,第一個是數位轉型,完成醫療資訊系統3.0再造,有了完善的系統,可以做更多的資料串流,透過服務的整合、資訊的整合以及財務的整合,建構一個完整的北醫大醫療健康產業鏈,提高競爭力跟國際接軌。第二個是綠色轉型,加強人才培育、精實管理,持續加強整合內部資源與提高管理效能。

未來管發中心將更致力於活化校院發展的溝通互動平臺,深化營運績效管理及資訊整合,強化附屬醫院事務的統合機制,以及規劃管理相關的發展策略,為體系永續展提供最佳的後盾。(文/管理發展中心)

▓事業發展處蕭育仁事業長
事業發展處新任處長蕭育仁教授,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博士班,研究專長領域為企業財務管理、個人財務決策。自2016年8月加入北醫大後,先後擔任臺北醫學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福利委員會主任委員、生物科技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主任與事業發展處副事業長,並自2023年9月1日起接任事業長一職。

過去於金融主題領域中榮獲2019年證券市場發展季刊優秀論文獎、第11屆金椽獎研究建言獎佳作獎、2018崇岳論文大賞EMBA論文組優良論文獎等;連續3年分別爭取到科技部計畫對於金融知識素養與風險應變影響等主題中進行研究;在近5年的產學合作中,透過金融、投資、風險管理、大數據與人工智慧等主題與企業攜手並進,強強結合。【左圖:事業發展處蕭育仁事業長】

為創造北醫大生醫創新的影響力,與建立永續經營的事業發展生態循環,事業發展處落實「以醫學教育為本,生醫臨床為用,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型大學」的學校定位,以扎實的產業合作與完善研發成果轉譯推動機制為基礎,培育「新世代大健康產業人才」、建構「生醫創新創業生態系」,活絡校內生醫創新創業環境、帶動產業加值升級,接軌國際市場。

未來將持續運用北醫充沛的醫療研究量能,對內加強技術研發的垂直整合,提升專利品質、技術應用效益與促進創新創業;對外透過雙和生醫園區及北醫生醫加速器,擴大跨領域之水平整合,串聯國內外產業,強化新創事業全球競合力,特別是2023年雙和校區的落成啟用,竭誠歡迎進駐雙和校區,一同打造「醫學大學×醫學中心×生醫產業」的生技廊帶,成為具國際影響力生醫創新創業生態系。(文/事業發展處)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