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於2024年4月12日邀請到中央研究院魏福全院士蒞校演講,主題為「以『最抵近的手術前小組討論』彌補目前外科教育訓練之不足」,與北醫大體系校院主管、附屬醫院同仁分享,他如何透過術前討論,提升外科醫療品質與傳承醫學教育,吸引上百名主治醫師、住院醫師及實習醫師到場聆聽及線上參與。
魏福全院士是長庚醫院整形外科特聘講座教授,曾任長庚醫院副院長、長庚大學醫學院院長、世界整形外科學會聯合會副秘書長,2012年獲選中央研究院院士、2019年獲總統科學獎。魏院士行醫逾35年,不僅桃李滿天下,是國內外顯微重建手術權威,更被國際譽為「21世紀最具影響力前10名重建外科醫師」。【上圖:魏福全院士蒞校演講,吸引上百名醫師、住院醫師及實習醫師到場聆聽,現場座無虛席】
陳瑞杰董事長表示,北醫大很榮幸能邀請到「外科界的大師」魏福全院士,雖然演講的主題從外傷、外科重建手術談起,但重點不只是開刀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從教育訓練著手,如何做好一名醫生所必須具備的學思素養,進而提升醫療品質及保障病患安全,相信能帶大家更多的啟發。
吳麥斯校長致辭時也提到,魏院士是全臺第一位榮獲中研院院士的外科醫師,非常不簡單。他在魏院士身上,可以看到「科學」與「外科醫師」兩種語言,是名副其實的「醫師科學家」。隨著科技的發展、破壞性科技的導入,吳校長也期許「我們要學習更多語言,包括科學、人文及臨床的語言,才能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世界。」【左圖:吳麥斯校長(右)致贈魏福全院士(左)感謝狀】
魏福全院士累積35年的臨床經驗,他從自己的手術個案談起,曾有名5歲小男孩,他的10根手指頭因意外全斷,經過3次手術,把他的5根腳趾頭移植到他的右手,三根腳趾頭移植到左手,讓他生活得以自理,該病患如今已長大成人,還可以打保齡球,手腳功能迄今沒有疑慮。
魏院士提到,顯微重建手術在當今外科所扮演的角色舉足輕重,不僅成為主流,成功率更高達96%~97%,幫助許多患者提升生活品質,挽救生命健康。但他也指出目前外科教育訓練的缺失,除了沒有好的結構性及導向性的學徒制之外,工時問題導致訓練時間縮短,也讓外科教育留下諸多未竟之功。
「既然要做好醫生,一定要某種程度的犧牲及取捨!」魏院士提到,要成為一名好的外科醫師,必須經過層層考驗,除了花時間精進外科技術,透過手術挽救病患的生命健康,更重要的是維護病患術後最佳的生活品質,因此充分的術前計劃是絕對是必要的,尤其是團隊「最抵近的術前討論」更為重要。
所謂「最抵近的術前討論」是指將手術計畫,以文獻回顧為佐證與團隊進行討論,確保手術品質。首先第一步是確認病患的基本資料、健康狀況,接著討論不同術式的優劣點,最好有值得參考的文獻來佐證,進而做出最佳決策方案,向團隊說明手術進行方式及可能遇到的問題,並分配成員擔任的工作,如此一來,不僅能確保病患的安全,也可以確保手術的效率與品質。
魏院士說,因為臨床醫師都非常忙碌,手術前最抵近的術前討論可以有很大的彈性,3、4人小組團隊可以利用開刀前的時間最作後確認,若真的擠不出時間,不一定要在開刀當天,可以在手術前的1、2天,討論地點也不一定要在手術室,但最重要的關鍵是「確保病患資料正確性」,一定要是最新、完整的病歷資料及各種檢查、檢驗報告、診斷,並再度確認手術術式,這是最大原則。
「不要放過任何細節!」魏福全院士此次演講的目的,不僅希望推動年輕及中生代醫師能夠養成在手術前、中、後完整的資料蒐集,井然有序的建檔分類,一段時間後就能從自己建立的資料庫中找到研究題材,而不需依賴健保資料庫及外部數據,而是運用自己手上的臨床資料來研究,不僅數據更真實,研究成果也較不會產生太大落差,他強調:「只要照著他這種方法做,相信5年之後,一定會有豐富的研究成果。」(文/秘書處)【下圖:魏福全院士(左6)與北醫大董事長陳瑞杰(左7)、吳麥斯校長(左5)等北醫體系校院主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