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跨領域學院張佳琪院長:引導師生透過跨領域學習,在真實世界中探索並實踐永續

培養具廣度的生醫人才,一直是本校重要的辦學目標之一。創造適度挑戰和充分支持的學習機會,讓學生能在真實世界中探索永續、思考永續、實踐永續,是達成這一目標的重要策略。跨領域學院自2018年起將「永續發展」訂為本校跨領域學習四大重點領域之一。跨領域學習不僅讓學生能夠整合不同學科的知識,更能培養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鼓勵他們在不同領域中找到相互支持的創新方法。這種學習模式不僅符合全球永續發展的趨勢,還有助於培養具備國際視野、具創新精神的生醫人才,使學生在未來更具競爭力和社會影響力。

在永續領域中,跨領域學院結合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發展都會型場域與離島場域,讓「綠色飲食、智齡設計、社會處方箋、國際影響力,『與氣候變遷、綠色永續與健康』」等5大微學程的師生能走出校園,透過真實議題,在專案導向學習下,將永續意識融入現實生活場景中。這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實務經驗,也使他們能夠在真實社會場域中洞察永續發展的挑戰與機會。【右圖:跨領域學院張佳琪院長】

1.因應氣候變遷,強化社區韌性,儲備防災能量:社區的韌性與防災能量是永續發展中的關鍵之一。跨領域學院與信義區公所、消防局、臺灣科技大學合作,舉辦社區防災系列研習暨防災士北醫專場培訓。在這些活動中,本校師生深入社區,進行當地防災需求評估,並與居民共同設計適合的應變方案,以協助社區儲備防災能量。經過系列培訓,29位參與者全數通過防災士認證。這不僅加強了教職員生在災害管理方面的實務技能,也顯著提升了社區在面對危機時的應對能力。同時在2025年也即將增開「氣候變遷下的健康照護韌性增能」課程(2學分)。透過社區夥伴關係的經營,社區韌性逐步增強,為整體社會建立更加穩固的基礎,同時推動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左圖:本校師生與社區夥伴共同討論信義區災害議題及因應措施】【右圖:本校教職員生參與防災士研習,實際演練居家防災地圖】

2.透過綠色飲食,讓永續意識自然融入生活之中:要讓永續有感,成為學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吃是一個關鍵的策略。從跨領域學院推動多年的「食物設計」,到發展為「綠色飲食微學程」,不僅培養學生的永續飲食意識,還與醫院合作獲得了綠餐先行獎。2024年更與附設醫院合作在校內試辦永續飲食大賽,並積極申請英國SRA認證。這些努力不僅推動了校園內的綠色飲食文化,也逐步在學生心中種下永續的種子,讓永續意識自然融入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成為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右圖:學生分享如何透過影音記錄與社群平臺推廣永續飲食】

3.以社會處方克服健康不平等,降低醫療資源投入:健康不平等問題日益凸顯,社會處方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跨領域學院舉全國之先,透過非藥物介入來改善健康,減少對醫療資源的依賴。在人才培育方面,本校積極推動社會處方微學程,針對不同社區的需求,連結在地資源與社區服務,透過專題課程,為居民提供如運動、園藝、藝術療癒等多元化的健康支持方案,讓他們在社區中獲得情緒支持與健康促進。

除了前述的課程制度外,為引導學生以永續方式建立終身學習素養,並加強自主學習能力,北醫自2018年起亦全校性導入國內、外優質磨課師課程資源,更成為亞東第一所實施「Coursera for Campus方案」的大學。藉由數位自學體驗讓本校學生接軌全世界,進行線上共學,實踐在地國際化,建構以數位自學課程銜接微學程制度,以微學程獎章系統完善跨領域學習經驗。【左圖:本校師生、醫院治療師共同至玩具銀行參訪,學習如何將回收玩具(減碳)結合至兒童發展療育課程之中(社會影響力)】

為進一步實踐永續理念,永續發展目標也納入北醫創新創業教育的推動,透過創新創業教育的課程框架,有助於學生在修習課業的同時,也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創業精神的年輕人才,更引導學生將「可持續發展」視為創新過程中的核心價值。


學生藉由3D列印模型,以永續環保材質製作人體器官,幫助器官捐贈者支撐體表外,也給予家屬慰藉及更多人文關懷,除此之外,更以此為主題參加夢想資助計畫競賽,最終獲得百萬獎金,利用獎金資源再持續拓展「器捐填補服務」的教育理念。經由這樣的經驗,讓學生理解企業和技術創新,對環境與社會的影響,也學習思考如何透過創新,來創造更永續的社會和經濟效益,進而發掘出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的創新機會,並且鼓勵其發展能持續且具正面影響力的解決方案。【上圖:同學參與3D列印工作坊(左圖),學習3D列印機(右圖)的使用與製作】

分類: 前期:奠基永續發展北醫論壇, 前期。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