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醫院ROSA KNEE精準置換,助八旬婦重拾「膝」望

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臺灣將在2025進入超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佔比將超過20%,迎接健康快樂的熟齡生活成為接下來最重要的健康照護議題,俗話說:「要活就要動」,老年生活要有品質且活得精采,行動力的維持是一大關鍵。

行動力的維持,不只是調整心態,保持勇於嘗鮮的熱情,更要有相對應的體能,也就是保持膝、髖關節的健康;然而,根據政府統計,國人退化性關節炎盛行率達15%,且隨著年齡增長,罹患退化性關節炎的比例遽增,調查顯示55歲後的發生率約2~3成;而到70~80歲時發生率超過5成。其中女性患病機率又明顯高於男性,另外,近年臨床業務上亦發現,退化性關節炎有年輕化的趨勢,因此,掌握正確的關節保健衛教知識,就是迎接快樂熟齡生活的第一步,千萬不能輕忽。

80多歲的林阿嬤的右膝長年飽受退化性關節炎困擾,半年前膝蓋開始莫名疼痛及反覆腫脹,情況越來越頻繁,尤其在上下樓梯或從椅子起身時尤其明顯,已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外出時得靠輪椅代步,也無法久站、蹲下,甚至連一小段路都無法自行完成,因怕麻煩家人,也就漸漸封閉起來,減少與家人、朋友的外出活動,心情也變得鬱悶許多。

林阿嬤表示,以前因工作關係,常常需要久站,當時也有痠痛的情形出現,但大多休息幾天,或是服用消炎藥物就會好,如今上了年紀,疼痛感越來越明顯,就連服用消炎藥,或是注射玻尿酸都無法改善。直到前往雙和醫院骨科陳冠豪醫師門診就醫,透過X光後發現,右膝軟骨嚴重磨損與有骨刺,導致股骨與脛骨直接摩擦,骨架變形歪斜,也是造成林阿嬤疼痛的主因,是明顯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經討論後,決定以置換人工關節的方式來幫助林阿嬤重拾「膝」望。【右圖:林阿嬤(中)在相關活動現場分享自己的療癒經驗,並與陳冠豪醫師(左)合影】

陳冠豪醫師說,考量到林阿嬤年紀較長,為減輕手術對身體的負擔,以及希望術後快速恢復,將以「ROSA Knee機器人手臂」來進行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在醫療團隊的努力下,歷時約1.5小時便完成手術。

林阿嬤在術後隔日即能下床,依靠著助行器慢慢行走,休養5天後即順利出院,1週後返診追蹤時,林阿嬤已經能放開拐杖行走,而膝關節疼痛與活動度均顯著改善,口服止痛藥也減少很多,大幅提升生活品質,也能與親朋好友一同出遊,享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

陳冠豪醫師指出,目前臨床實務上大多以「卡葛倫-勞倫斯分級系統」(Kellgren-Lawrence Grading System)來幫退化性關節炎分級。主要是根據站立膝關節X光影像,以關節間隙減少的程度(代表軟骨磨損的程度)和骨刺生成的程度,來進行分級。然而,膝關節內有許多X光影像無法偵測的結構,包含韌帶、半月板、關節軟骨等,常需進一步檢查方能偵測病灶。針對不同的退化程度,搭配病灶位置及活動需求,需設計精準個人化的治療方案,方能給予最好的效果。【左圖:雙和醫院骨科陳冠豪醫師】

針對輕度退化,可使用消炎藥物、減壓鞋墊、疼痛神經阻斷術、及自體血小板或玻尿酸注射等;若關節內有結構受損,則須針對受損部位做修補、重建等治療,陳冠豪醫師補充說。但若是中度退化合併關節變形,則可考慮接受「關節鏡清創併脛骨截骨矯正術」。此手術是先用微創方式將關節軟骨壞死部分清除,爾後在小腿脛骨上截出一段缺口以矯正脛骨角度,並用骨板固定,使內側關節壓力減低。

近期再生醫療的進步,更發展出一次性的自體軟骨移植技術,使軟骨修復能力更上一層樓,讓病人有機會再次擁有青春的膝蓋。針對嚴重磨損變形的退化性關節炎,則建議使用部分或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治療。(文/雙和醫院)

分類: 落實價值健康照護。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