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於2025年7月12日舉辦第4屆2025「牙裡思多得」國際口腔暨醫療科學創新創意研究競賽,廣邀全臺及國際團隊參與,吸引近35組隊伍、逾百人報名參賽。來自泰國、日本、越南及臺灣的隊伍同場競技,展現創意研究能量。經初賽遴選後,共有22組隊伍脫穎而出,進入決賽。本屆競賽以「全人口腔健康醫療」為主軸,涵蓋口腔醫學、醫療服務、數位牙科、大數據、AR/VR與人工智慧(AI)等前瞻領域。
隨著創新科技與社會需求同步演進,口腔醫學的發展正朝向更全面與更具整合性的方向邁進。口腔醫學院黃豪銘副院長於開幕式中表示,本次競賽以「全人口腔健康醫療」為主軸,強調從預防、診斷到治療各層面皆需納入考量,展現對不同年齡與需求族群的整體關懷。他鼓勵學生透過創意與研究,探索具實用性且具影響力的口腔醫療方案。陳立昇副院長也指出,競賽不僅是一個展現成果的平臺,更是推動跨領域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養成的契機,期盼參與者能從中激發創新思維,共同促進全人、全齡的口腔健康願景。【上圖:黃豪銘副院長(左圖)與陳立昇副院長(右圖)於開幕式中致辭】
本次競賽共分成3大類組,包括:「口腔科學研究創意競賽」高中職組、「國際口腔科學研究論文競賽組」及「口腔科學產業創新競賽」研究暨產業創新組,參賽成員來自全國各地,對口腔科學感興趣的高中職學生、教師團隊、新創團隊等,還有泰國朱拉隆功大學、日本東京科學大學、以及越南胡志明市醫藥大學的科研學者參賽,與北醫牙醫學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型設計學系等隊伍相互切磋。
在「口腔科學研究創意競賽」高中職組中,大安高工隊伍以創作作品「AIR FIT」榮獲冠軍。「AIR FIT」是一款具視覺化即時回饋功能的吹氣訓練器,專為改善吞嚥困難、發音不清及頻繁嗆咳等問題所設計,融合遊戲化操作與訓練進度追蹤,提升使用者的訓練動機與成效。學生期望透過本作品,協助使用者改善生活品質,強化健康管理的自主性。
亞軍則由基隆二信高中二年級隊伍以「齡牙之旅」主題獲得,季軍由屏東東港高中的隊伍以「防夜磨護齒貼」奪得,作品皆展現對口腔健康議題的關注與創意思考。特別獎由麗山高中與基隆二信高中一年級隊伍獲得,表現同樣亮眼,展現高中職學生跨域創新的潛力。【上圖:口腔醫學院黃豪銘副院長(右)頒獎予高中職組冠軍大安高工隊伍(左圖)及亞軍基隆二信高中二年級隊伍(右圖)】
「國際口腔科學研究論文競賽組」冠軍由牙周菌智控隊的隊伍以「AI-Based Oral Microbiome App: Periodontitis Risk Assessment」獲得;亞軍由泰國朱拉隆功大學-Dent Chula Shotgun隊伍以「Impact of Microbiota on Oral Lichen Planus and Desquamative Gingivitis Severity: A Shotgun Metagenomic Study」主題獲得,季軍則是FIREFOS隊伍以「Virtual Mounting Protocol Using a Face Scanner and 3D Customized Printed Transfer Key」主題獲得;特別獎則由泰國朱拉隆功大學-Dent Chula Shotgun隊伍獲得。【上圖:口腔醫學院陳立昇副院長(右)頒獎予國際論文組冠軍牙周菌智控隊的隊伍(左圖)及泰國朱拉隆功大學-Dent Chula Shotgun隊伍(右圖)】
「口腔科學產業創新競賽」研究暨產業創新組,由我的顳顎關節好痛隊伍以「BruxRelief- 智能放鬆顳顎,告別夜間磨牙」奪得冠軍。亞軍由北醫大牙醫學系的陳立夫同學以「唾液PCR之優化方式」獲得,季軍則由O-Circle Lab隊伍以「假牙清潔提醒檢測裝置Denteloo」獲得。【上圖:北醫附設醫院口腔醫學部吳家佑主任(右),頒獎予「口腔科學產業創新競賽」研究暨產業創新組冠軍(左圖),及北醫大牙醫學系的陳立夫同學(右圖左)獲得亞軍】
未來,口腔醫學院也期望有更多優秀人才投入口腔生醫新創領域,共同推動口腔科學的進步,增強臺灣在口腔生醫新創領域的技術與創意能力,並讓臺北醫學大學在推動口腔醫學永續發展方面發揮更大的社會責任。(文/口腔醫學院)【下圖:「2025牙裡思多得」創新創意研究競賽,評審師長與得獎隊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