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醫學院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彭徐鈞主任:醫學院AI專班引領醫療創新

在全球醫療數位轉型浪潮下,臺北醫學大學以前瞻思維舉辦「創建未來數位生態系論壇」,為醫學教育、臨床應用與產業轉化勾勒出嶄新的藍圖。論壇不僅是交流的平臺,更是醫學院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簡稱:「AI專班」)的實踐起點,透過跨領域協作與系統化的數位生態建構,推動智慧醫療、精準健康與生醫產業的新未來。

█論壇奠基:數位生態的核心戰略
「創建未來數位生態系論壇」自2025年初起陸續舉辦,邀請醫學、工程、數據科學與產業界專家,共同探討數位轉型的挑戰與契機。醫學資訊研究所張資昊所長強調,數位生態的核心是「數據驅動與跨域整合」,不僅要打通臨床資料、研究數據與醫療資訊系統,更需結合AI技術,為臨床決策提供即時支援。【右圖:醫學院人工智慧醫療碩士在職專班彭徐鈞主任】

本校醫學工程學院康峻宏院長則指出,北醫大必須善用醫學教育與工程技術的優勢,建立「從研究到應用」的快速轉化機制。管理學院郭乃文院長補充,數位生態的發展必須對接國際標準,打造可供全球共享的智慧醫療模式。數據處許明暉數據長強調,健康大數據將是次世代醫療創新的燃料,結合AI演算法與臨床實證,能有效加速新藥研發與個人化治療規劃。事業發展處蕭育仁處長更進一步指出,醫療創新需要「信任圈」,藉由產學合作、資源共享與跨界共創,才能讓數位轉型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可落地的實踐藍圖。

█AI專班:教育、研究與產業的三位一體
醫學院AI專班正是北醫推動數位生態的關鍵環節。此專班採用「跨域共學」的課程設計,融合醫學專業、人工智慧、資料科學與產業實作,培養能在醫療場域直接發揮影響力的人才。

1.教育層面:跨域能力養成
專班課程結合AI演算法、醫學影像分析、臨床決策支援系統、智慧醫材設計等內容,並引入案例導向學習,讓學員能將理論轉化為臨床解決方案。學生除了醫學背景,也涵蓋資訊、工程與管理專業,促進多元交流與跨領域思維。

2.研究層面:從資料到知識
專班與北醫體系醫院、研究中心密切合作,讓學生參與實際的醫療AI專案,例如智慧影像判讀、AI藥效預測、精準診斷模型開發等,並透過真實世界數據(Real-world data)驗證技術效益。此模式不僅縮短學術研究與臨床應用的距離,更可催生具備專利與商品化潛力的創新技術。

3.產業層面:創新轉化與市場鏈結
專班積極推動「產學共創」,與醫療器材、製藥及AI科技公司合作,實施「聯合開發—場域驗證—商業轉化」模式。例如結合醫院臨床場域驗證AI模型,再透過產業合作將成果導入產品開發與市場化,打造可直接落地的智慧醫療解決方案。

█數位轉型:不只是科技,更是文化
數位轉型不再只是技術選項,而是醫療與生技產業邁向永續發展與國際競爭力的必經之路。北醫的AI專班正是這項願景的實踐引擎:
1.從資料到決策:運用AI分析龐大醫療數據,協助醫師做出更精準的臨床判斷。
2.從需求到產品:針對醫療現場的真實需求,快速開發可商轉的智慧醫療工具。
3.從在地到國際:建立亞洲數位健康示範場域,並與國際接軌,打造具全球影響力的數位醫療模式。

這種數位生態並非僅限於醫學教育或醫院管理,而是擴展到整個產業鏈,串聯學術、臨床、產業與政策,形成完整的創新閉環。

█未來願景:北醫作為數位醫療的示範場域
北醫大將透過AI專班與數位生態論壇,逐步建立一個「以人為本、AI驅動、永續導向」的醫療創新平臺。未來,北醫將不僅是醫療教育的重鎮,更是亞洲醫療科技創新的核心樞紐。藉由整合跨校、跨院、跨產業的資源,北醫計畫將數位生態推向國際舞臺,並與全球頂尖醫學中心與科技企業合作,共同開發新一代醫療 AI方案,從精準診斷到智慧治療,全面提升醫療品質與效率。

「創建未來數位生態系」不僅是一個願景,更是北醫AI專班的使命。這裡不只是學術殿堂,更是實踐創新的基地。隨著教育、研究與產業三大支柱的整合,北醫將以AI為核心動能,為臺灣醫療數位轉型注入無限可能,並邁向成為亞洲乃至全球醫療創新的領航者。

分類: 創建未來數位生態系。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