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圖書館推動「Discover AI」系列活動,強化教職員AI素養

臺北醫學大學將在114學年度於信義校區圖書館4樓設立「北醫AI素養基地」,提供AI軟硬體環境,開設教育訓練課程及工作坊,培育學生未來自主學習AI知能。為強化教職員在AI領域的素養與服務能力,圖書館自113 學年度下學期起推出「Discover AI」系列活動,以AI素養、教學應用及實作體驗為核心,舉辦19場講座、工作坊與主題活動,累計吸引近700人次參與,深化AI在教學與研究上的實際應用,為「北醫AI 素養基地」的服務奠定基礎。

1.Discover AI工作坊:本系列AI工作坊以小班制教學與實作練習為核心,逐步引導教職員從AI基礎概念到生成式AI工具的實際應用。課程每月一個主題,並於信義校區與雙和校區各開設一場,兼顧校內不同地點的參與需求。

工作坊的主題內容包括:AI輔助文獻整理與摘要撰寫、生成式圖像與簡報製作、AI協助影片腳本撰寫與剪輯、學術研究中的引用與查證技巧,以及Prompt設計與ChatGPT進階操作等。參與者可實際操作ChatGPT、Claude、Canva、Google Gemini等工具,提升教職員的AI 應用技巧。【右圖:雙和校區「Discover AI」工作坊,講師帶領教職員進行實作練習】

2.Discover AI講座:除了實作導向的工作坊外,圖書館亦規劃AI系列講座,邀請校內外專家分享AI在學術研究、語言學習與研究計畫撰寫等領域的實務經驗,拓展教職員的AI視野。講座以線上直播及錄影回放方式進行,提供彈性參與的學習機會。

系列講座自今年3月起每月推出不同主題,內容涵蓋實用工具介紹與應用策略。3月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寫作中心Kevin老師,分享如何運用AI作為學術寫作與文獻探索的輔助工具,並介紹多款實用AI平臺,同時提醒使用者注意避免過度依賴技術。4月則邀請臺灣實證醫學學會翁紹恩理事長,解析AI如何協助簡報設計,展示提升簡報品質與效率的技巧。5月由國立政治大學人工智慧跨域研究中心吳致勳助理教授主講,探討AI在語言學習中的應用潛力與策略。6月邀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洪兆祥助理教授,分享如何善用AI工具協助研究計畫撰寫,強化邏輯結構與資料支持力。


透過系列工作坊與講座,圖書館持續協助教職員掌握最新AI發展趨勢、提升數位素養,並促進AI在教學與研究場域的實際應用,進一步強化「AI素養基地」的服務。(文/圖書館)【左圖: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通識中心洪兆祥助理教授,分享運用AI放大學術能量】【右圖:臺灣實證醫學學會翁紹恩理事長結合AI工具介紹與實務經驗分享】

●活動及課程資訊請見 Discover AI at TMU

分類: 創建未來數位生態系。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