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於2025年9月26日舉辦「北醫臨床試驗研討會」(TMU Clinical Trial Insight 2025),以「Pathway to DCT in Taiwan—建構分散式臨床試驗生態系」為主題,邀集國內外產官學研醫界專家齊聚,探討分散式臨床試驗(Decentralized Clinical Trials, DCT)的最新趨勢與實踐經驗,開啟臺灣臨床研究新篇章。
【上圖:左起醫工學院康峻宏院長、蔡佩珊副校長、澳洲Avance Clinical執行長 Mark Harvill、日本國家癌症中心中村健一主任、韓國天主教大學韓承勳副院長、九州大學船越公太副教授、臺北醫學大學胡朝榮院長】
衛生福利部劉明勳技監指出,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深刻改變全球臨床試驗樣貌,推動DCT已是國際趨勢,也是我國醫療體系創新轉型的重要契機。衛福部自2023年發布「藥品臨床試驗執行分散式措施指引」以來,持續優化法規與監管架構,並與醫學中心、產業界及國際夥伴合作,推動兼具倫理與效率的臨床研究模式,加速新藥與療法問世,讓病人更快受惠。【右圖:吳麥斯校長(右)頒贈感謝狀予衛生福利部劉明勳技監(左)】
北醫大吳麥斯校長則表示,DCT的核心精神在於「以病人為中心、數位化驅動、便利可及」,此模式不僅提升研究效率與包容性,更強化人文關懷。本校希望藉此平臺匯聚全球經驗,探索創新與監管的平衡,並將DCT有效融入臺灣臨床研究體系,推動跨領域協作,打造以病人為核心的臨床研究環境。
本次研討會邀請多位國際講者分享前瞻觀點,包括日本國家癌症中心中村健一(Kenichi Nakamura)主任,介紹腫瘤學完全分散式臨床試驗案例;九州大學船越公太(Kouta Funakoshi)副教授解析日本學術機構導入DCT的策略;韓國天主教大學韓承勳(Seunghoon Han)副院長,分享韓國DCT制度與實務推動;澳洲Avance Clinical執行長Mark Harvill則從CRO視角探討如何協助亞洲與臺灣加速病人導向與合規執行。國內講者則有:北醫大醫學院胡朝榮院長、人體研究處聯合臨床試驗中心郭倩汝主任及人體研究審查行政組黃婉真組長等,針對法規配套、倫理挑戰與在地化應用提出建言。
大會同時設置「智慧醫療展示區」,由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展示OmniCare醫療物聯網平臺、神經元科技展示腦部疾病醫療輔助決策系統,以及高登科技呈現電刺激處方遠距整合平臺。這些穿戴式與遠距數位解決方案,展現臺灣在智慧醫療與數位臨床研究領域的創新能量與國際連結潛力。
本次研討會不只是一次專業對話,更是臺灣邁向DCT未來的重要起點。透過持續的國際合作與跨界交流,北醫大將引領我國臨床試驗生態系邁向更智慧、更以病人為本的嶄新階段。(文/人體研究處)【左圖:廠商於現場展出最新穿戴式裝置與數位醫療解決方案】【下圖:2025臨床試驗研討會全體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