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尚未發展、數位化設備尚未普及的年代,人們學習知識與傳承經驗,多依賴紙本資料、書籍或口耳相傳。就像過去開車到陌生地點,需依靠紙本地圖或請教路人指路,但遇到複雜路況或溝通不清時,往往容易迷路,導致行程延誤。
隨著導航系統的問世,這一切變得簡單許多。輸入目的地後,系統不僅能自動規劃最佳路線,還能根據即時路況調整方向,協助駕駛人順利抵達目的地。這樣的技術進步,不僅改變了我們的行車方式,也讓我們在面對未知時更有信心。
類似的「導航概念」如今也廣泛應用於醫療領域,尤其在外科手術中展現出巨大價值。傳統手術仰賴醫師的解剖知識與經驗,搭配術前影像判讀進行判斷與操作。然而,隨著「導航輔助手術技術」的導入,醫師就如同擁有一套手術版的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可在手術過程中即時掌握器械與病灶的位置,使得手術更加精準、安全。
導航技術最初應用於神經外科及骨科,隨著技術日益成熟,已逐步拓展至口腔顎顏面外科領域,包含全口重建植牙手術、顎顏面骨折修復手術等相關手術。透過術前影像數位模擬手術、3D列印建模、術中導航即時導引,醫師能準確操作,降低對周圍組織的傷害,提升手術成功率並加快患者復原。【左圖:雙和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許彤年主任】
對於長期缺牙、無法正常咀嚼的患者而言,如何快速恢復口腔功能、重建咬合已成為越來越在乎的議題。傳統補骨與植牙方式,需多次手術與長期療程,才能完成全口重建。如今全口重建All-on-X植牙技術提供了新的解方,僅需植入4~6顆植體,即可支撐整排固定式假牙,不僅避開重要解剖構造,還能使咬力分布更平均,提升穩定性與舒適度。而導航系統正是實現這項技術的關鍵,能協助醫師將植體精準地植入規劃位置,縮短療程、提高手術成功率。
顎顏面外傷如車禍、跌倒等造成的顏面骨折,常涉及複雜骨骼結構,傳統手術需反覆比對影像並進行微調,手術時間長、風險也高。導航手術可將術前模擬與實際影像整合,並在手術中即時導引,使醫師能快速精準地完成骨折復位,降低併發症發生率。例如,左顴骨骨折、右眼眶底骨折等案例中,應用導航輔助手術能大幅提升修復精細度,改善患者術後外觀與功能。
雙和醫院口腔顎面外科自引進導航輔助手術技術後,已邁入治療的新階段。未來,隨著人工智慧(AI)結合導航系統,將有機會為每位患者打造專屬的個人化手術計畫,提高手術效率與預後成果。目前此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口腔重建、人工植牙及顎顏面外傷等相關手術,透過專業團隊與先進設備,雙和醫院牙科部持續深耕,專注於提供安全、有效的醫療服務。(文/雙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