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51,孕育無數良醫~邁入向國際一流醫學大學

臺北醫學大學於今年歡度51歲生日,除經過了各項ISO驗證及國家品質獎的肯定,在國際聲譽方面,也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不僅榮獲2010年世界綠能大學排行(Green Metric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第47名殊榮,並榮登2011年QS亞洲頂尖大學前百大(排名89),及QS世界大學前4百大(排名373),為北醫開創了新的里程碑。

■開設多元而先進的醫療專業課程
本校更從原本的五學院(醫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擴增為七學院(增加醫學科技學院、人文暨社會科學院),並與國內兩大最高學術研究單位中央研究院及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開設「癌症生物學與藥物研發」及「神經再生醫學」兩個博士學位學程;經教育部核准於增設「生技製藥產業碩士專班」、「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於100學年招生,而「口腔衛生學系」、「醫材料暨組織工程研究所博士班」、「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則於101學年度展開招生。這些先進多元的專班及學程,不但為研究能量注入全新的資源,注重基礎與臨床研究的接軌與整合,並提供一流的學習環境。


【圖: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左圖)、醫學科技學院(右圖)揭幕典禮】

■重視產學合作以創造國家競爭力
北醫大向來重視產學合作,鼓勵師生為國家創造競爭力,多年來協助產業界研究發展的成果,屢次獲得產學評鑑之頂標評價,並於2009年獲教育部、經濟部及國科會之產學激勵3年計畫,計約5千萬元的補助;2010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再與臺大、中原、中山、臺灣科技、中興等5校及中央研究院共組「臺灣技術聯盟」,由北醫大負責生技醫療領域的技術加值與產學合作推廣。

北醫同時與新光、奇美及國泰等六家醫院結盟,組成「聯合臨床試驗研究中心」(JCRC),於2010年獲衛生署「卓越神經醫學專科臨床試驗與研究中心」4年計畫,補助金額達1億7仟萬元;2010年3月初,「北醫大卓越癌症研究中心」(TMU-CECR)再度通過衛生署卓越癌症研究中心建構案,取得連續4年近2億元之補助款。【圖:本校陣容堅強的癌症研究團隊】

■屢獲國家新創獎、產學優質學校等各項殊榮
自2008年起連續3年獲得教育部、國科會及經濟部的獎項,包括「產學優質學校」、「績優技轉中心」及「績優育成中心」等殊榮。本校學術研究團隊鄧文炳教授、蔡行瀚教授、歐耿良教授、呂思潔副教授、徐鳳麟教授及蘇慶華教授團隊等,分別於2008~2010年間,連續獲得「國家新創獎」殊榮,讓本校成為獲獎最多的私立大學。【圖:2010年12月7日《經濟日報》報導,本校產學育成營運中心連續3年蟬聯相關獎項】

而本校「產學育成營運中心」建構單一窗口的效率產學模式,藉由專業經理人來銜接校園基礎研究成果與產業需求,積極推動教師進行專利申請與技術移轉,產學合作及鼓勵師生進行衍生新創,發揮「創新、創意及創業」的三創精神,將落實品質、打響「北醫大」品牌名號,從臺灣、亞洲出發,積極邁向世界頂尖學校。【圖:產學育成營運中心藉由單一窗口、專業經理人來銜接校園基礎研究成果與產業需求】

■專業生技研究成果不容小覷
北醫大以專業生技醫療大學的特色領域,在研究成果之專利方面,累計至今已有43項專利獲證,技轉績效達1.28億元,技術移轉之實質收入亦達5,109萬元,其中歐耿良教授在2008、2009年分別以國科會補助50萬元及41萬元之研究計畫,創造出2千3百萬元(46倍)及1千8百萬元(44倍)之技轉案,不僅締造了國科會投資報酬率最高之紀錄,也刷新了技轉金額最高標之紀錄(2千3百萬)。

「追求卓越,成為國際一流醫學大學!」是北醫努力不懈之目標,而本校位處市中心的信義區,與世界地標101大樓只有在八百公尺之距,想要快速地與世界接軌,「臺北醫學大學」絕對是最佳的位置,歡迎有為青年與我們一起出發!

分類: 前期, 前期:發行人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