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豫川、許明照、張偉嶠、周桂如等教授榮獲北醫大107學年度特聘教授

臺北醫學大學107學年度(第5屆)特聘教授經過審慎的遴選,分別由醫學院醫學系生物化學暨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科劉豫川教授、藥學院藥學系藥物科學學科許明照教授、藥學院藥學系臨床藥學學科張偉嶠教授及護理學院護理學系周桂如教授獲聘,聘期自2018年8月1日起至2021年7月31日止,其中劉豫川教授及許明照教授都是第2屆的特聘教授,今為二度獲此榮譽。

特聘教授每年5月徵選,得由本人或系所、學院提出,經校、內外學術及特聘教授評審委員會審查通過,審查結果提送校教評會通過後,報請校長核定後敦聘之;獲聘之特聘教授人數總額以全校教授人數10%為原則。本屆特聘教授由林建煌校長於2018年9月12日行政會議中公開頒發聘書。(文/人力資源處)【左圖:林建煌校長(右2)頒發特聘教授聘書予周桂如教授(右1)、張偉嶠教授(左2)、劉豫川教授(左1)】

▓劉豫川教授:學術研究是一條孤苦的道路
學術研究是一條孤苦的道路,尤其是研究「水」。此次再度獲得特聘教授獎勵,對我們的研究團隊是一種肯定,對我個人更是莫大的榮耀,激勵我們更往前邁進。之前研究室主要從事利用金屬塊材以電化學法製造貴金屬奈米粒及表面增強拉曼散射之研究。6年前在偶然的機緣下,將研究主題移轉到貴金屬/陶瓷奈米複合物處理水,創造電漿活化水(Plasmon-activated water, PAW)與其在醫學、化學與能源上的相關創新應用。【右圖:劉豫川教授】

PAW水的性質,有別於一般認知以強氫鍵作用之團聚水(bulk water),此PAW水對氧氣以及氯化鈉的溶解度高,可去除自由基、抗發炎、具有還原能力、蒸汽壓高、比熱明顯小於1,利用此PAW水可更有效率且安全地應用於血液透析,目前已完成8種有效的動物疾病實驗,包括慢性腎臟病(論文已發表)、睡眠剝奪疾病(論文已發表)、肺癌(論文已發表)、阿茲海默氏症(論文投稿中)、帕金森氏症(論文投稿中)、糖尿病、肥胖疾病、牙周病。PAW水亦可大幅增進電解水的產氫、產氧效率,預期可廣泛應用於醫學、藥學、化妝品、能源、物理及化學領域。PAW水已申請了世界專利、目前積極規劃相關醫學的臨床試驗。(文/劉豫川教授)

▓許明照教授:老兵不死,再創研究新里程
個人於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獲得藥學博士學位後,自1986年回母校服務迄今已近32年。就職期間除了教學服務之外,並積極投入學術研究。在這漫長的學術研究歲月,除了校方和歷任校長的支持,本人更積極申請政府機構的計劃補助,尋求廠商的委託合作計劃,以充實累積研究能量。研究領域從早期藥物處方設計、製程開發,延伸至生物醫學材料開發、藥物傳遞系統設計,進而抗體主動標靶系統的研發。【左圖:許明照教授(前左1)與實驗室研究團隊合影】

再度獲得本校「特聘教授」殊榮,心感非常榮幸。除了感謝歷屆研究生們的努力付出,及包括何秀娥教授、莊國祥副教授、何元順教授、林時宜研發長等研究團隊的支持貢獻,才得以累積足夠的學術成果。此外尤其要感謝林山陽教授與蔡義弘教授的提攜與鼓勵,不斷蓄積的研究量能,而更加寬廣研究視野;繼而除了持續每年都至少得到科技部的一到兩個專題研究計補助之外,並多次榮獲國家衛生研究院整合性研究計畫與經濟部學界科專研究計畫的補助。此次獲得校方肯定再次授與特聘教授,本人更覺得責任重大;希望能以現今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積極整合各研究領域的人才,以開發免疫療法新藥及抗體標榜劑型為目標,期能有更多的成就回饋校方。

再度榮獲為特聘教授,證明老兵不但不死,而且還會繼續努力在退休前再創研究的另一里程碑,最後願以「研究的過程雖然孤獨與艱澀,然而探索過程中知識的獲得以及創新觀念的發現是快樂的」,與大家共勉之。(文/許明照教授)

▓張偉嶠教授:坦然享受科學辯論的火花
非常榮幸獲得「特聘教授」殊榮,我衷心地感謝母校的栽培、長官們的提攜及實驗室同仁的付出與家人的支持。對我而言呢,申請特聘教授的一股衝動是為了增加一點點薪水,可以養家活口還有貼補家用,那是一種家庭責任,看著孩子安心快樂地成長,我既欣慰也很高興。

人資處請我寫點感言,其實我一點也不特別,也不知道應該分享什麼?我只是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一直前進。不管有風還是有雨,儘量帶著微笑,帶上有趣的靈魂,然後義無反顧地風匍匐前進……【右圖:林校長頒贈張偉嶠教授(右)特聘教授證書】

榮總、臺大、長庚、北醫、慈濟、彰基、高醫、中國醫、中山醫等,我的臨床夥伴遍及北中南東,每一篇研究論文的完成都是基礎與臨床反覆討論,團隊合作的結果。有時歡喜、有時糾結、有時相互支持、有時也會互相傷害,但至少,我們知道「自己並不孤單,坦然享受科學辯論的火花,苦盡甘來──終能欣賞那種激盪飛舞的美麗」。這些朋友夠意思、講義氣、出錢、出力、出設備、岀檢體、有人擋下狂風、有人遮住暴雨、如果沒有他們真心真意的付出,這一切的一切不可能繼續下去,我謝謝這群朋友。

我曾經是一個非常自以為是的人,當執教的時間越來越長,當面對的學生越來越多,我逐漸明白自己既是無知也是無能。射手座的我天生浪漫熱情,想法天馬行空,同學們的才華滋潤著遠方的夢想,同學們的辛勤支撐著美好的未來,我感謝實驗室同仁,尤其博士班研究生,還有那群從高雄跟隨我北上的同學,我們彼此珍惜但也相互虧欠,不過我虧欠你們的比較多,謝謝你們。

最後,我想感謝我的家人。下班回到家後,我假裝披上那件名叫父親的戰袍,可是並沒有上戰場,我依然寫著公文、改著一篇又一篇的manuscript、申請計劃、回覆email。回頭想想這一段得失與甘苦,我是該沉澱一下,該好好檢討與深刻反思。

或許,這是特聘教授這獎項存在的理由吧!(文/張偉嶠教授)

▓周桂如教授:教育工作中每一個階段的淬鍊與困境都有其價值
首先感謝校長及評審委員們的肯定,個人非常榮幸獲聘為本校107學年度「特聘教授」。教育工作中每一個階段的淬鍊與困境都有其價值,在最適當的時機才能讓內在沉澱的精華發揮作用,在學校中不論擔任何種角色,期望自己能勇於嘗試且對於結果也勇敢承擔,最後就能發揮教育的價值。

我要特別感謝在這一路上,諸位前輩的厚愛與提拔,在學習初期馬桐齡老師、趙鳳宜老師等先進們傳承其寶貴的經驗,使我銘記初衷;特別感謝護理學院盧美秀院長的知遇之恩,是我學習過程中的典範,感恩北醫各級長官的提攜指導,在這優秀的團隊中引領我學習成長,感謝鄭綺教授、林佳靜教授與蔡佩珊教授帶領我進入北醫大家庭並給予我多方的關懷與激勵;感謝高靖秋副院長、林秋芬副院長、鍾明惠副院長、學院師生、一校三院同仁及行政團隊的孜孜不懈、實驗室與研究團隊夥伴們的相互扶持、參與、共同艱辛。團隊,是最美好的關係,不獨顯也不標榜個人,在所有歸屬的團隊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互相切磋成長,一起打造了精良團隊和優質學習成果與環境,共同創造出積極向上的團隊文化與工作氛圍。【左圖:周桂如教授】

除了在校內擔任諮詢、審議、評鑑、審查及各類學術委員之職外,也積極參與校外各種學術相關活動,如擔任Asian Oncology Nursing Society, Chair of Research Committee、Sigma Theta Tau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of Nursing, Member of Leadership Succession Committee、衛福部衛生福利品質政策諮詢會委員、考選部高等考試典試委員、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複審委員、台灣護理學會常務理事暨護理研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護理榮譽學會中華民國分會常務理事、社團法人台灣長照及高齡健康管理發展協會常務理事、台灣長照護理學會監事、中華民國精神衛生護理學會常務理事,以及國內外學術期刊的編輯委員及審查委員。

萬物皆有可學,事事皆有學問,參加不同組織、不同類型的團體活動,鍛鍊集體協作能力,培養集體榮譽感,從中學習增長經驗及智慧,與人結緣拓展學習網絡,使得自身不斷成長進步,將所學經驗分享給團體,不同的經歷都讓生活更充實有意義。

於研究方面,個人研究重點在於長期護理照顧中的預防和延遲培訓計劃(Disability Prevention and Postponement Training Program in Long Term Care)、失智症的非藥物介入措施(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s in Dementia)、精神病患者的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in Patient with Mental Disorders),於教學服務期間總共發表140篇SCI/SSCI期刊文章、執行政府及相關研究計畫40件。

感謝學校與專業團體的肯定,先後榮獲臺北醫學大學師鐸獎、學術研究獎──研究論文優良獎,以及國際榮譽護理學會「2018年國際護理研究者名人堂」(International Nurse Researcher Hall of Fame, Sigma Theta Tau International Honor Society of Nursing, STTI)、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2018年台灣傑出護理人員獎──專業貢獻獎」、財團法人腦血管疾病防治基金會「2017年優秀護理人員專業貢獻獎」、中華民國精神衛生護理學會「2017年教學創新研究貢獻獎」、中華民國精神衛生護理學會「2014年研究貢獻獎」、Top Author Award, The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Taiwan Nurses Association、The B. Braun Outstanding Nursing Research Award、精神衛生護理學會「研究成果獎」等,能獲得這些獎項,不僅讓我多年的成果及努力備受肯定,每一次的得獎絕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個更重大的教育責任起點,研無止境,我將持續努力,尋求更大的創新與突破,將成果與臺灣護理學界分享,提升臺灣與國際的競爭力。

教育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遠大事業,是一項神聖而莊嚴的工作,身為大學高等教育這項偉大築夢工程的工作者之一,為國家培育優秀人才,個人將秉持初衷,繼續將教學與研究的執著精神發揚光大,與大家一同將護理學院以傳承、創新、卓越為目標,以積極突破、精彩蛻變邁向新的里程碑,期許自己與諸位教育夥伴,在每一個置身杏壇的日子裡,盡情揮灑教育愛,協助每位學子找到屬於自己的路;搭架適合的鷹架,幫助學子創造成功經驗;正向去看待每件事,期待護理專業對現今社會的整體貢獻。(文/周桂如教授)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