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徐正隆、楊三校友特寫~徐正隆醫師:長期投入兒童口腔保健的牙醫師楊三醫師:視病如親,親切樸實數十年如一日

民國103年10月31日,總統馬英九在總統府接見第24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對他們長期投入醫療服務、醫學研究及人才培育的用心與貢獻,表達高度肯定之意。今年9位得獎者中徐正隆醫師(牙醫系第14屆)與楊三醫師(醫學系第17屆)皆為北醫大校友,將北醫的醫療奉獻獎得主提昇至21位。


【圖:徐正隆醫師(左4)、楊三醫師(左8)與第24屆醫療奉獻獎得主合影】

■徐正隆醫師:長期投入兒童口腔保健的牙醫師
「臺灣需要各位,有各位真好。」馬總統這一番內心話,道盡國人對所有醫療奉獻獎得主的感念之心,也讓徐正隆覺得不枉此生。

「你想都想不到,」他無限感傷地說,「當年我考上臺北醫學院(臺北醫學大學前身)牙醫系時,家人竟毫無欣喜之情,全家反而瀰漫在一股想哭的氛圍裡。」【圖:徐正隆醫師】

為什麼?考上人人稱羡的醫學院,難道不是件讓家人覺得光彩的事嗎?!「不是,當然不是。」徐正隆娓娓道來,原來他們家非常窮困,5個兄弟姐妹從小每天一大早就要到菜市場工作,協助爸爸媽媽製作素食、仙草、米粉及米苔目等庶民小吃,再推到臨時攤位叫賣。

在家排行老三的徐正隆很會唸書,一個不小心考上北醫牙醫系後,光是想到每學期一筆不少的學費,就把家人給急壞了。爸媽原先指望他考上公費的師範大學,不僅學雜費全免,每月還有零用錢可拿,畢業後更有份穩定的教職,安安穩穩過一輩子。【圖:穿白袍徐正隆醫師】

既然考都考上了,徐正隆別無選擇,只好咬牙申請助學貸款。他記得很清楚,北上報到時,光是學費就要4,815元,第二學期增加到5,730元,為求溫飽,除了在學校當工讀生外,他還利用寒暑假到處打工賺錢,刷過油漆,也當過印刷工人,有次油漆時,甚至失足從大樓上跌下來,摔得頭破血流。

也許過得比別人艱苦,徐正隆特別留意弱勢族群的權益,大二、大三參加樂幼社這個服務性社團,經常拜訪專收受虐兒童及青少年的團體,也常到位於臺北新莊的樂生療養院,探視被視為染上「骯髒病」的痲瘋病患,耐心聆聽他們對悲情一生的泣訴。

他同時也加入醫療服務團,隨著教寄生蟲學的鍾文政教授深入偏遠地區,到過臺北縣瑞芳鎮四腳亭、貢寮鄉、基隆市暖暖區,以及台東縣關山鎮月眉里、鹿野鄉電光部落等地,每趟6天5夜的行程裡,他們這些學生都會主動分組分科,分別進行口腔檢查及社區寄生蟲檢查。【圖:徐正隆醫師看診情形】

走過山巔水涯,徐正隆這才發現臺灣的城鄉差距實在太大了,醫療資源分配嚴重失衡,返鄉服務的心油然而生。大三那年他爸爸過世,為了照顧健康狀況不如以往的媽媽,畢業後他毅然選擇到省立花蓮醫院服務。

民國67年初進省立花蓮醫院時,整個牙科只有他和另一個老醫師,醫療設備相當老舊、簡陋,牙科最常見的磨牙機,甚至是日據時代留下來那種用腳踩的博物館級老機型,透過棉線絲來磨牙的效率可想而知,上門掛號求診的病人當然少之又少,一天平均1、2人,一週下來,頂多就10人左右。

不想這麼繼續混下去,徐正隆把主意打到同學頭上,商請那些在都會區大醫院牙科部門任職的同學幫幫忙,每次購買新的牙科治療儀器時,就把淘汰的器材轉送給他。他笑說,要人家把性能還不錯的治療設備當廢物送掉,也太不近人情了,他多少會付點錢,「半買半相送啦!」

有了基本配備後,他開始衝業績,還好他是花蓮土生土長的在地人,親朋好友一堆,在他們熱心配合下,省立花蓮醫院的牙科門診量漸有起色,半年後增加到平均一天近10人的就診人次,總算站穩腳步。

中國廣播公司花蓮台記者陳豐淵是他的患者,約了某天採訪他,非常驚訝花蓮縣的蛀牙率竟比臺北市高很多,於是接連兩次在中廣聯播網籲請臺灣省政府,一定要重視偏遠地區牙科資源嚴重不足的問題,引起不少迴響。

不久後,省政府撥給花蓮及台東各一輛口腔巡迴醫療車,分配給省立花蓮醫院及省立台東醫院。多了這輛配備齊全的醫療車,加上省立花蓮醫院牙科又適時補進一位住院醫師,徐正隆見機不可失,當下規畫全縣走透透的牙科巡迴醫療,深入各鄉鎮的學校及社區,全力守護民眾的口腔健康。【圖:徐醫師伉儷情深】

由一名牙醫師、兩名護理師及一名司機組成的巡迴醫療團隊,從花蓮縣最北端的秀林鄉和平村、西堡村,到最南端的富里鄉及卓溪鄉,全都沒漏過,只要發現整顆牙齒都蛀掉了,就拔掉,如果蛀得還不算嚴重,就當場補牙,儘快恢復他們的咀嚼功能。

這個牙科巡迴醫療計畫,從民國70年持續到民國81年才結束,他們把花蓮縣整整繞了3圈,曾遇過超大颱風,也常遭到土石流突如其來的襲擊,開在山巔水涯的巡迴醫療車有次還懸空一個車輪,差點滾落深谷裡,嚇得每個人臉色發白,半天講不出話來。

這樣馬不停蹄打拚下來,終於有了回報,省立花蓮醫院牙科的口碑越來越好,不斷有生力軍加入,他當上主任時,光是主治醫師和住院醫師就有8個,牙科治療檯也有10檯,業績蒸蒸日上。

有道是人多好辦事,直到那時候,徐正隆才有時間去經營口腔外科這個自己熟悉的次專科,急診室若來了外科醫師無法處理的顱顎挫傷病患,他就毫不猶豫地上陣解決。

他記得北迴鐵路剛通車不久,發生一次大爆炸案,7、80名傷患瞬間湧進花蓮市,當時慈濟尚未開幕,市區只有門諾這家小小的醫院,他當然責無旁貸地刷手進開刀房,先修補傷患的顏面外傷,再交棒給一般外科、骨科或神經外科等專科醫師繼續處理。

另一個讓他至今難忘的病患,是個中年男性,過年喝得醉醺醺的,一個不小心跌倒在地,整個臉直接撞到桌角後裂成兩半,當場血肉模糊,相當嚇人。當這個傷患被家人緊急送進急診室時,值班外科醫師也嚇傻了,不知從何下手,趕緊找他前來處理。【圖:徐醫師診療專注的神情】

徐正隆飛奔進急診室時,只聽護理師一直喊著「救不了了!救不了了!」把大家搞得緊張兮兮。他看了看傷勢,二話不說就把傷患推進開刀房,花了兩個多小時,從裡到外縫了一百多針,才勉強「拼」回一張完整的臉。術後第3天,家屬當面向他稱謝,直說這條命是從鬼門關救回來的,「真是太神奇了。」

能得到病患家屬如此高的肯定,徐正隆於願已足。民國94年屆齡退休後,他除接下花蓮縣牙醫師公會理事長的擔子,也不忘投身公益,經常前進社區及特教學校,守護身心障礙兒童的口腔健康。

徐正隆說,這些孩子不太重視口腔衛生,一張開口,往往是一口爛牙,連帶影響身體健康。然而,這些孩子並不易親近,更不願讓陌生人摸他們的牙齒,遑論檢查及治療。

剛開始時,徐正隆什麼事也不做,只顧著和這群孩子一起坐在地上,一起玩遊戲,降低他們的戒心,等混熟了,再透過遊戲要他們張開嘴巴,趁機檢查並教導正確的刷牙方法。

為了引起他們的興趣,他再把這些孩子分成自刷組、助刷組及互刷組三個群體,評估其間的優劣,最後發現「你幫我刷牙、我再幫你刷牙」的互刷組成效最好。徐正隆解釋,從你刷我、我刷你的互動中,會激起一股不服輸的競爭心態,自然可收到最好的刷牙效果。

長期無怨無悔的付出,終讓他獲得民國103年第24屆醫療奉獻獎的肯定。走過大半輩子,徐正隆目前在花蓮市區一家牙科診所執業,無憂無慮、快快樂樂地過日子,他真心希望有天再度從職場退休時,能有機會走進老人養護機構,細心照護失能老人的口腔健康,讓他們可以好好享用每一頓飯,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段旅途。(文/林進修,秘書處公關與出版組組長)

■楊三醫師:視病如親,親切樸實數十年如一日
雲林縣虎尾若瑟醫院內科醫師楊三是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第17屆校友,在若瑟醫院服務長達25年,今年獲頒醫療奉獻獎。醫護人員口中「六、日會主動來查房,颱風天也會來」的楊三視病如親,看診時總是不穿白袍,平時騎著腳踏車上下班,關心病人就像家人一樣,親切樸實數十年如一日。【圖:馬英九總統(中)與若瑟醫院第一對父子檔醫師楊三醫師(右)與兒子楊聖功醫師(左)合影】

從實習醫師階段,楊三就一直在尋找能奉獻自己的地方。今年獲得醫療奉獻獎,他引用若瑟醫院創院院長松喬神父的一段話:「開醫院不是為賺錢,是要來救人的,」當醫師也是為了救人,不是為了救自己的口袋。秉持這樣的信念與初衷,他在醫療資源落後的虎尾地區一待就是大半輩子,完善雲林一帶的內科醫療,引進無數最新藥物與醫療技術。

民國44年出生於台東大武,楊三幼時家中窮困,三餐多吃空心菜配番薯。楊三母親懷他時,連肚子都不顯,產後只補了一顆雞蛋,楊三因此成為兄姊口中「雞蛋生的」孩子。因排行最末,楊三與媽媽很親,跟著母親接觸佛法,也成為他日後的信仰力量。

幼時艱難的家境,也讓楊三不怕吃苦,早早就能自立,獨自在高雄賃居,唸完初中、高中。民國64年,他進入臺北醫學院醫科就讀,並加入佛學社團「慧海社」。楊三在打「佛七」時受到啟發,他表示,當時的感悟彷彿為他打開一扇門,讓他發願「將來行醫不以賺錢為目的」,能在行醫路上能堅持這麼久,可說都是當時的影響。【圖:楊三醫師獲獎後電視媒體報導的畫面】

楊三的個性擇善固執,為了能到偏鄉奉獻,從實習到從業,一連串的轉折往往讓身邊的人困惑不解。他在彰化基督教醫院實習並接受內科住院醫師訓練,完成內科總醫師訓練後,卻捨棄去臺大進修血液科的機會,到長庚醫院外科從R1(住院醫師第一年)做起。

「當時長庚外科部主任陳敏夫想當意外,問我為什麼要來?」此時楊三已經結婚,太太也有點生氣,「覺得我不可理喻,跟我商量是不是可以不要走這條路。」但楊三的想法是,自己從鄉下來,以後也要到偏鄉服務,「鄉下可能只有我一個醫師,必要的時候要可以開刀。」相較之下,外科專業比血液專長更迫切需要,而長庚外科手術很多,是最好的學習之處。

經過一年外科訓練,楊三認為自己可以擔任全科醫師了,先後前往雲林虎尾糖廠診所及南投鹿谷農民診所服務。在民風純樸的鹿谷,他第一次感受到「救活一個人」的驚奇與悸動。

一天,一位阿公抱著溺水的孫子來急救,奇怪的是,阿公把孫子丟著就往外跑。楊三一看,孩子的皮膚已經開始發黑,救回來也可能成為植物人,心裡想著是否直接放棄急救,追出門外,卻看到阿公跪在門口不斷仰天朝拜祈求,希望老天救救他的孫子。

「那種愛教會我什麼是堅持」,楊三回到診療檯拼命急救,終於把孩子從鬼門關搶回來。他說,這樣的奇蹟讓他一輩子難忘,也讓他體認到,只要堅持不放棄,奇蹟就可能發生。

民國78年到虎尾若瑟醫院後,貧乏的醫療環境更凸顯堅持的力量。楊三說,當時加護病房只有一台拼裝的呼吸器,開完刀都得用,故障了只能自己修。在這樣的環境下,一次來了一個被高壓電嚴重灼傷的病人,急診連電擊設備都沒有,楊三卻不死心,與外科的胡聰仁醫師聯手急救,最後真把人救回來。

到虎尾若瑟醫院是楊三人生的一大轉折。楊三表示,在南投下鄉服務一年,雖然可以比診所裡的老醫師們做得更好,但他總希望可以做得更多,尋找一間規模適中又需要自己的醫院,讓他能發揮所長。得知虎尾若瑟醫院內科人力缺乏,大部分人力都不是現代醫學院受住院醫師訓練出來的,甚至唯一的腸胃科主治醫師鐘國彰也是半義務前來幫忙,「不用長考,我就知道我該去若瑟醫院。」【圖:醫療奉獻獎再次肯定楊三醫師在若瑟醫院數十年的奉獻】

楊三笑說,當時自己也是「初生之犢不畏虎」,不考慮後續可能的醫療糾紛,對急診病人「來者不拒」,只要能力所及就勇往直前,舉凡緊急插胸管、抽心包膜積水、緊急胃內視鏡止血、第一例心肌梗塞血栓溶解治療等,都在資源缺乏的時空背景下做到了。

在虎尾若瑟先後擔任內科主任及加護病房主任,除了爭取設備,楊三更親力親為,不僅周六、周日主動到醫院查房,連颱風天也到院看診,連同事們也深受感動。他只淡淡表示,看到若瑟醫院松喬院長一點架子也沒有,並且還24小時在醫院ON CALL,「內科主任還有什麼計較?」

他說,周末查房其實「很聰明」,「反正假日也沒做什麼事,可以一邊當運動。」颱風天看診則是因為有的醫師住比較遠,颱風天不方便,連其他醫師的診一起幫忙看。

在虎尾若瑟服務38年的資深醫療行政人員張雲秋表示,楊醫師對病人「親切得不得了」,總是笑咪咪的,問診之餘會對病患或家屬摸摸頭、拍拍肩,就像一家人。其中有次查房,楊三探視完病人,轉身對一旁的婆婆說:「你們都很辛苦,老人顧老人,更辛苦。」鼓勵家屬「治療只是一個過程」,讓家屬多年後仍然感念在心。

張雲秋說,早年山縣、海線的病患都會到若瑟醫院就診,病人很尊重醫師,楊三又總讓病人特別安心、放心,推辭不掉的「山珍海味」往往堆滿楊醫師座位後方。靠海的台西鄉送來鰻魚,林內、斗六等鄉鎮的病患送來空心菜或雞,「有的(家禽)還是活的,綁一綁就送來」,全都代表病患滿滿的感謝。

雖是「庄腳醫生」,楊三仍進修自習不輟,每個月都到臺北參加醫學相關會議學習新知,把最新的藥帶進虎尾。「虎尾不比臺北,不進修是會大落伍的。」楊三說,有些若瑟醫院的藥拿去臺北,連臺北的醫生都驚訝:「鄉下地方怎麼有這種藥?」

張雲秋表示,楊三的求知慾很強,要找他很容易,「不是在醫院,就是圖書館。」楊三說,進修最大的心理障礙是認為「聽了平常也用不到」,但他不管用不用得上都「認真聽、隨喜聽」,大小論壇都參加,往往在意想不到的地方派上用場。不斷求知求新,使他先後獲得一般內科超音波、老人急重症急安寧療護的專科醫師資格,並協助虎尾若瑟醫院成立安寧療護病房。

在虎尾若瑟近三十年,若瑟醫院對楊三來說像個家,虎尾也已成為家鄉。許多病人一家子都曾找楊三看診過,往往老人家來看病,中年人也有同樣內科問題,孩子也是如此。楊三說,「有些病人越看越老,醫好了很高興,最後死在我手上。」

過去楊三常「以院為家」,太太擔心他身體健康,一度建議他自行開業。但楊三認為「當醫生是要救人,不是為了賺錢」,虎尾若瑟醫院就是救人的醫院,因此他堅持留下。楊三說,若瑟醫院松喬院長及畢耀遠副院長兩位神父總是不斷擴建布施,將盈餘用於照顧員工病患,教堂原址擴建成病房大樓,「他們在醫療裡傳愛,將每日的工作做得讓人感動。」【圖:不愛穿醫師袍的楊醫師】

受到父親影響,楊三的兒子楊聖功不僅成為神經內科醫師,最近也將放棄都市優渥的條件,到若瑟醫院與父親作伴,成為若瑟醫院史上第一對父子檔醫師。

作為若瑟醫院第10位醫療奉獻獎得主,不愛穿醫師袍的楊三看著醫療環境改變,感慨於6大科招不足住院醫師,護理人於缺乏;他自比「若瑟醫院的一顆小螺絲釘」,表示願追隨歷任院長的腳步,再發現更多需求。執業生涯中,楊三對「救人是醫生的天職」醫師宣誓至今奉行不輟,永遠把病人放心中,他期勉後輩們「別擠窄巷窄門,要專走孤獨寂寞的路」,因「那條才是不用鬥爭,常保赤子之心的路。」(文/陳幸萱,秘書處公關與出版組)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