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104學年度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向大體老師致敬

清明前夕,臺北醫學大學依例於2016年3月23日,在杏春樓大禮堂舉行「104學年度解剖教學英靈追思會」,透過莊嚴肅穆的追思活動,感謝多位大體老師的無私奉獻。

今年啟用的7位大體老師,有3位大學教授,分別是王仁鈞、梁燦煇和林明蓉。林明蓉就讀北一女中時,原本打算唸臺師大為人師表,卻因父親最後一刻將她大學聯考的第一志願改為醫學系,陰錯陽差進了臺北醫學院,從此和醫界結下不解之緣。身為小兒科醫師,她從臺北馬偕、臺東馬偕、屏東基督教醫院、北醫附醫到中非醫療團,行跡遍及海內外,救人無數,如今化身為大體老師,親身為北醫大學弟妹上一堂解剖課,充分展現白袍之愛。【圖:在同學向大體老師家屬獻花致謝後(左圖),杏聲合唱團感恩獻唱(右圖)】

民國38年,王仁鈞隨著政府隻身來臺時,只是個年輕的窮苦學生,靠著不斷苦學,最後當上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專研老莊思想,也寫得一手好書法。為人謙和的他,處處為人著想,就算走下人生舞臺,也想透過身體教育醫學生。

梁燦煇一輩子執教於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講學非常認真,為了給學生最好的教學內容,從不間斷進修與研究,如師如父,深受學生敬愛。當他毅然簽下大體捐贈同意書時,已透過「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句他終生奉行的座右銘,寫下為人師表的註腳。【圖:在追思紀念會前,依例依大體老師的信仰舉辦追思禮拜(上圖)與超薦法會(下圖)】

26歲仍是個可編織夢想的花樣年華,吳瑋昕卻做出這一輩子最重要的決定,把自己軀體化為醫學生下刀學習的大體老師,期能透過這些未來醫者的雙手,拯救更多人。生前和病魔纏鬥時,她就豁達看待死亡,不留遺憾。

在哥哥眼中,吳瑋昕是個富有正義感、愛心、善良而貼心的小女孩,平常會捐款給綠色合平、動物保護協會,只是造化弄人,年紀輕輕就罹患紅斑性狼瘡。當她臥病在床時,堅強而平和地告訴前來探病的親友,死亡就像睡著了一樣,沒什麼好害怕的。她曾不只一次說,「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後悔。」勇敢得理直氣壯,勇敢得令人動容。【右圖:《聯合報》等媒體也報導了北醫大最年輕的大體老師吳瑋昕感人的行動】

石錦榮則是「超級」的化身,對長輩超級孝順,對朋友超級講義氣,對家人超級有責任感,就算生命走到盡頭,他還不忘盡一己之力,捐出大體供醫學研究,造福更多人。林國煌常年在公賣局服務,是個任勞任怨謙虛隨和的大好人,不僅把心力全都奉獻給家庭,百年後更把大體捐出,期能透過大體解剖及不斷的醫學研究,解救更多人。謝孟翰14歲時家庭發生變故,曾長期流浪街頭,居無定所,雖大半生落魄巷弄街角,且飽受疾病之苦,最後卻毅然捐出大體,為自己寫下無悔篇章。

醫學系三年級的楊思佳上了大體解剖課後,從大體老師身上感受到生命無常以及生命的價值,同時也學會了感恩,她認為生命有更值得追尋的事,從今而後她不會再盲目追尋沒有意義的東西。同是醫學系三年級的姚思綺則從大體解剖課中,經歷了「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的心路歷程,也從大體老師吳瑋昕身上學到更大的勇氣,她將帶著這份勇氣,面對人生更大的挑戰。【左圖:閻雲校長(中)代表學校頒發感謝狀予家屬】

朱純正則特別用紙製作一張CD唱片,燒給大體老師在天堂聆聽。他最想告訴大體老師的是,每次上課時,他都非常認真學習,將來披上白袍後,不會失去對人的關懷。(文/秘書處‧醫學院‧總務處)【下圖:同學們(左排)藉由獻花與深深地一鞠躬,盡訴無限的感謝與千言萬語】

分類: 前期, 前期:焦點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