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潘力誠老師研究團隊榮獲「第10屆國家新創獎」,北醫大連續5年、9個團隊獲此殊榮

2013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國家新創獎於12月19日舉辦聯合頒獎典禮,立法院王金平院長、司法院賴浩敏院長、考試院關中院長親自蒞臨頒獎。本校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通識教育中心潘力誠副教授研究團隊以「獲得高活動力的精子的微流道晶片,其製造及其應用」研發技術,榮獲今年國家新創獎(學術研究組),讓北醫大連續5年計有9個研究團隊獲此殊榮,本刊特邀潘老師發表感言如后。(編按)

過去在北醫大聽說有人得了研究獎,尤其是得了國家級的獎章,總覺得離自己很遙遠,一直到自己被通知得了新創獎後才明白,得獎其實是自然衍生物(natural by products),需要大量研究資源的挹注,也與所屬單位的研究結構強弱息息相關,而在今日的北醫大系統下得獎,就表示這個屏障的高度已經被拉低了,而剩的只是個人如何經營「堆砌、整合以及融入」等3項有跡可循的關鍵能力上。【右圖:考試院關中院長(左)頒獎予潘力誠老師(中)及曾繁根教授(右)】

對我而言,「堆砌」用的方式是取得結盟醫院、國科會、衛生署國家型等計劃;「整合」則是對校內外不同工程技術領域的整合;「融入」用的是加強研究議題對臨床的融入度。做法上可能會有「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所以是由北醫臨床門診量高的科目中挑選一項來當主題,因為臨床檢體取得容易,才可能解決他校合作意願的問題。但要取得臨床合作意願時,又遇到是否先已取得解決臨床問題之工程技術的問題等。【圖:曾繁根教授(左2)潘力誠老師(中)與研究團隊成員合影】

所以研究初期,實驗室大都專注於具經濟價值的實驗動物上,試圖以生物特性上找到的niche來雙向整合生物與工程技術,這麼一來他校合作的意願就會相對提高,很幸運地,生物的物種差異,意外地給了我們一種核心技術多種應用的可能性,換言之,原先可以應用在豬隻上的技術,若也能用於馬、牛甚至羊上,其加值性不言而喻。

這同時意味研發的主題已進入轉譯研究前的準備工作,對以高階醫材爲研發為訴求的主題,也順理成章的走入轉譯研究、前臨床、臨床等3階段軌道開發模式,這時得獎的機率也大大提高,但獲獎本就不是研發的主要目的,也沒有一定非得獎不可的理由,平心而言,只是研發過程自然的衍生物。(文/潘力誠,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下圖:臺北醫學大學生殖醫學研究團隊合影,左起楊自森、楊維中、潘力誠、曾啟瑞、王家瑋、莊國祥】

分類: 前期, 前期:焦點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