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竹會與北醫人的「海地救災義診之旅」

加勒比海海地首都太子港於臺灣時間13日清晨5時53分(海地時間12日下午16時53分)發生二百年來最大的7級強烈地震,死傷慘重。消息傳出,北醫大傑出校友劉啟群(路竹會的創始會長),便不斷透過各種管道與當地連絡,敲定於1月19日組團前往海地。本校海地籍的國際學生喬迺琦(Nadjy JOSEPH)也在學校1月15日舉辦的記者會上呼籲國人協助賑災後,便與路竹會62位醫療人員一同返鄉救災。


【左圖:由於機位不足,12位路竹會成員只好先飛到紐約再轉機飛往多明尼加】
【右圖:醫療團成功搶救一位16歲男孩免於截肢的命運】

醫療團轉機美國與多明尼加,再經陸路數百公里,於21日抵達災情最嚴重的首都太子港,立即加入臨時醫療救護隊的工作。組團出發前,適逢美國連續假期,美國在台協會(AIT)竟在周日派員加班,專程受理趕辦路竹會海地救災義診團成員的美簽。一位AIT官員在完成相關審查作業,準備下班離去時,還特別走到正在等候領取簽證護照的路竹會成員面前,對大家的海地之行表示肯定與祝福。

這次海地義診之行,臺灣路竹會共有60餘位成員參與,其中包括40餘位臺灣成員,及20餘位美國分會的外籍醫護人員,雖然有很多人是初次見面,但經連日來接觸與交談,發現除了劉啟群會長外,還有五位醫護人員是「北醫人」;分別是骨科醫師陳俞志與馬來西亞籍家醫科醫師王理剛、北醫碩士班畢業的護理師胡楠英與黃雅靖,及正在就讀本校碩士班海地女醫師喬迺琦。

這幾位「北醫人」,在這趟海地義診活動中,都有突出的表現,陳俞志與王理剛兩位前後期畢業的校友,首度在海地攜手合作,連續幾天前往海地大學附設綜合醫院(相當於我們的臺大醫院)夜間急診中心值班,與護理師胡楠英與黃雅靖等人,成為處理急診病患與夜間巡視各病房的主力,不斷獲得院方與病患的肯定與感謝。


【左圖:這對32周的早產兒雙胞胎(男嬰),出生已兩個月,體重都只有2公斤,由路竹會的楊宇寧、廖美錦兩位護理師輪流照顧後,狀況已漸趨穩定。】
【右圖:許多浩劫餘生的患者,已無棲身之所,只能露宿戶外】

喬迺琦回到家鄉,除配合路竹會在義診站看診外,更希望能為家鄉多提供一些服務,所以,在路竹會結束義診準備打包回家時,她決心留在海外工程公司的營區,與後來接班的第二醫療團、第三醫療團共同為海地災民提供醫療服務。她無私無我奉獻愛心的表現,讓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為期6天的義診當中,除了第1天看診人數為481人外,後來連續幾天的看診病患的人數都維持在5、6百人,6天下來總共看診3千5百餘人。這個數字還不包括支援海地大學附設醫院夜間急診及小兒科重症病房的看診數字。


【左圖:右起路竹會會長劉啟群、楊明倫醫師、陳俞志醫師、張簡吉誠醫師在急診處帳篷外討論支的相關問題】
【右圖:本校海地籍學生喬迺琦(右)在家鄉義診之情形】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路竹會醫療團在安置一位高齡91歲的病患時,意外發現海地大學附設醫院夜間急診人手不足的困境,該院醫護人員每天下午5時交班,夜間急診僅有兩名值班醫師,無法因應川流不息的患者。臺灣路竹會醫療團加入後,不但化解這個窘境;由陳俞志、王理剛兩位醫師與另外幾位護理師所臨時組成的醫療小組,還利用夜間急診的空檔巡迴病房,為外傷或手術截肢的病患檢查傷口、更換紗布。此外,方銀花醫師與護理師胡楠英、楊宇寧等人搭配組成的另一個醫護小組,則進入小兒科重症病房支援夜間值班的醫護工作。

他們在海地大學綜合醫院最迫切需要夜間人力支援的關鍵時刻,不但立即挺身而出加入工作團隊,還積極主動地巡迴病房,深入發掘亟需幫助的病患,適時提供醫療上的協助,這種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迅速獲得院方的讚賞,甚至連住院病患,也對我們這群來自臺灣的醫療團印象深刻,頻頻致謝。(文/出版組程哲仁隨團報導)


【左圖:路竹會醫療團在海地看診之情形,左為本校學生喬迺琦醫師】
【右圖:北醫校友陳俞志醫師(中)與護理系校友黃雅靖(左)胡楠英(右)任務結束後在桃園機場合影】

臺北醫學大學海地賑災捐款單

分類: 前期, 前期:焦點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