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舉辦「2017亞太腸胃癌症新進展研討會」,星、港、臺學者分享相關新知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於2017年校慶前,5月31日盛大舉辦「亞太腸胃癌症新進展研討會」,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院長Dr. Khay Guan Yeoh、外科主任 Dr. Jimmy So及癌症中心主任Dr. Wei Peng Yong蒞校分享,並請香港中文大學校長Dr. Joseph Jao-Yiu Sung進行遠距視訊進行學術演講。

國內則邀請到北醫大及三家附屬醫院的學者及臨床醫師,針對自己的研究及治療經驗進行專題演講,此次的研討會以各種消化道腫瘤為主題進行。消化道癌已成為國人健康的一大威脅,大腸癌為國人10大癌症元兇之首,而消化道的肝癌、胃癌及食道癌也分居10大之一;如何改善消化道癌症的照護及治療成效,已是北醫大在臨床照護及研究的重點方向之一。【左圖:閻雲校長開場致辭】

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楊啟源院長,針對胃癌早期偵測診斷的方式及風險評估策略,分享了該校近年來臨床照護及基礎研究整合後改善胃癌照顧的寶貴經驗。香港中文大學沈校長則藉由視訊的方式,專題演說一系列大腸直腸癌早期篩檢的診斷標記。接著由北醫大醫學院陳志榮副院長,闡述大腸直腸癌展新的治療及預後生物指標的研發;北醫附醫黃彥均醫師則分享嶄新的手術治療方式。【右圖: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院長Dr. Khay Guan Yeoh】

下午的時段,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外科主任Dr. Jimmy So及萬芳醫學中心外科呂長運醫師分別針對腹膜轉移進行切磋,對這種臨床上極為棘手的癌症併發症分享了卓越的治療成效,相信將成為今後治療腹膜轉移的利器之一。而化學治療仍是多種消化道腫瘤的唯一治療選項,為達到精確醫療的目標,新加坡癌症中心主任Dr. Wei Peng Yong介紹了嶄新的胃癌分子分類,讓臨床醫師能夠更準確選擇適合病人的化學治療的方式。萬芳醫院蔡坤志醫師提出化學治療打法的改變則能改善治療成效的研究經驗,並強調節拍式化學治療(Metronomic chemotherapy)能夠減少化療對腫瘤間質所產生的負面影響,進而改善治療效果及癌症病人預後。【圖:新加坡國立大學癌症中心主任Dr. Wei Peng Yong(左圖)擔任演講嘉賓,並接受現場聽眾提問(右圖)】

肝癌對消化科及腫瘤科醫師來說仍是一種棘手的腫瘤,除了早期診斷外,臨床醫師的治療選項不多,但近年來病毒肝炎治療的進展卻大幅減少癌症的發生率,高頻電燒在技術上的改進也逐漸成為治療的首選。本校醫學院林良宗助理教授針對C型肝炎藥物的研發發表演說,北醫附醫及雙和醫院的偉育醫師及吳立偉醫師也分享了他們在肝癌高頻電燒的寶貴經驗。本次國際研討會除了分享新知外,也讓北醫大和新加坡大學的學者們建立了新的合作的平臺,成為兩間大學研究或臨床合作的橋樑。(文/醫學院)【圖:萬芳醫院賴基銘副院長(左圖)及醫學院陳志榮副院長(右圖)擔任座長及演講嘉賓】【下圖:與會貴賓大合影】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園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