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第1屆藝術季《重ㄔㄨㄥˊ視ㄕˋRe View》創意登場

臺北醫學大學今年首度舉辦藝術季,推出「裝置藝術展」,從人體構造、醫療衛生角度出發,展現不同人體系統的「人體捷運圖」、在黑暗中發出螢光的「化學式星空」、用針筒注射氣泡紙構成美麗圖案等,讓北醫同學直呼「好酷!」

北醫大第1屆藝術季負責人是醫學系大二的陳繼仁,也是攝影社副社長。他表示,國內許多大學都有藝術季,他去參觀後發現很多有趣的創意,回頭看北醫大,這塊就比較缺乏。因此他聯繫校內藝文類社團,發起北醫藝術季,「希望能一屆屆辦下去。」藝術季活動從3月10日開跑,內容包括裝置藝術展、野台開唱、藝文講座、電影放映、創意市集、手作坊等。

其中由學生創作的裝置藝術展更是首度在北醫大校園內舉辦,策展團隊包括醫學、藥學及口腔醫學院的學生,以及部分政治大學學生;展期從3月17日至25日,早上10時至晚上10時止。策展人之一莊育臻就讀北醫大醫學系一年級,她表示,這次裝置藝術展的主題是《重ㄔㄨㄥˊ視ㄕˋRe View》,使用材料平凡、隨手可得,但用另一種方式來看,就呈現出完全不同的風貌。【圖:北醫藝術季展覽利用針筒與泡泡紙進行創作】

例如氣泡紙是常見的包裝材料,學生拿針筒將顏料注入塑膠氣泡中,形成美麗的「藝」字圖像。人體捷運圖則是利用不同顏色的尼龍繩,仿照台北捷運網絡,用不同顏色勾勒出動脈、靜脈、消化、淋巴、肌肉等人體系統。「化學式星空」的靈感則來自天文館的星空,策展同學以沾滿螢光塗料的繩子排出有機化學式,佈置於暗房天花板。莊育臻說,這些化學式是為了展覽特別去找的,結構對她來講還很深奧,「雖然不懂,但可以欣賞化學式的結構。」【圖:人體捷運圖】

展場中還有用保麗龍做成的巨大藥丸,上頭放著幾個小人偶。莊育臻表示,台灣人每年領20億顆胃藥、安眠藥及止痛藥各10億顆,很多其實是浪費或濫用。因此創作這件展品,在藥丸與小人偶的強烈對比下,呈現人每天抱著巨大藥丸啃食的意象。「國人對藥物如此依賴,以為吞下這些藥丸就能解決身上苦痛、甚至恢復健康,這和每天一點一點地啃食巨大藥丸也許沒什麼不同吧。」【圖:小人偶與巨大藥丸的對比,呈現國人濫用藥物問題】

展場入口處則有幾隻石膏做成的手模,由口腔學院的同學協助灌模製作,代表「歡迎光臨」。陳繼仁說,從去年暑假開始籌辦藝術季,除了參與的攝影社、熱音社、吉他社及卓越領導社,許多工作人員都是透過網路宣傳招募。他希望今年先起頭,促成北醫大藝術季成為校園年度活動。莊育臻則表示,許多同學看到裝置藝術展都覺得很新奇、很酷,「不像以前北醫大會出現的展覽」;她希望未來校園中也能有創意的裝置藝術,讓師生及民眾可以互動、欣賞。(文/秘書處)【圖:化學式星空】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園活力。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