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人社院透過臺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與馬來亞大學合作

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臺灣與東南亞暨南亞大學校長論壇(SATU President′s Forum)透過線上媒合系統,促進雙邊研究合作與學術交流。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明智煥副教授及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的李崇菱助理教授,與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將進行「GABAergic Circuit Of Brain Circadian Clocks」及「Biomedicine In Asean」2件合作計畫。

明智煥副教授指出,我們的大腦有自己的時鐘維持一天的時間,也就是我們所知的生理時鐘,而它存在於單一神經元中,我們大腦中主要的生理時鐘位於下視丘前葉,就是在雙眼之間兩個神經束相遇並交叉之處,因此被稱為視交叉上核(交叉上方)。

生理時鐘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其中所有神經元都通過γ-氨基丁酸進行神經傳導,γ-氨基丁酸是神經元用來相互抑制活性的分子,然後近來人們在大腦其他區域也發現了生理時鐘,這些區域同樣擁有透過γ-氨基丁酸進行神經傳導的神經元。【左圖:人社院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明智煥副教授】

這些區域的電路組織與大腦的中央處理區新皮質形成鮮明的對比,新皮質就是錐體神經元執行計算並發送信號控制肌肉的地方,這些神經元用麩胺酸作為信號分子,觸發目標神經元和肌肉的活動。

有趣的是,新皮質錐體神經元卻沒有生理時鐘,現在我們可以問接下來的問題:錐體神經元是否並不擁有生理時鐘,而只能從γ-氨基丁酸能細胞獲得生理時鐘信號?這跟我們自己的情況很類似。

我們仰賴牆上的時鐘或電腦來查看時間來維護自己的行程,我們不會有意識地依賴自己的生理時鐘,然而,我們的身體卻會無意識地利用生理時鐘作息,並在該睡覺的時候自動變得睏倦。

只有γ-氨基丁酸能神經元可為主要的生理時鐘計時器的假設,點亮了大腦身為一個生物器官如何運作,以適應地球24小時的晝夜循環,明智煥副教授持續研究視交叉上核及大腦其他區域的γ-氨基丁酸能神經迴路。

該計畫的合作馬來亞大學一直致力於麩胺酸能和γ-氨基丁酸能神經元的發育神經組織研究,我們在神經組織原理的背景下共同合作瞭解生理時鐘,大腦就是從具有興奮性(例如,麩胺酸神經元)信號的強勢胚胎發育而來。

胚胎中的生理時鐘在妊娠晚期也出現較晚,大多數哺乳動物似乎都保留了這種組織發展,我們所發現的這些細微線索,讓我們重新思考大腦作為生物器官的組織原理,讓我們探索解決發育性生物時鐘紊亂的新方法。

李崇菱助理教授,專長為國際衛生法、國際法和治理、國際人權法、生醫法律和倫理、全球衛生法。他是臺灣第一位全球衛生法的權威,Lawrence Gostin教授的指導下拿到博士學位。在臺北醫學大學服務前,她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生物醫學倫理中心(CBmE)擔任研究員。在這期間,與雪梨大學執行跨領域研究,並發表於《世界衛生組織簡報》(WHO Bulletin)。【右圖:人社院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的李崇菱助理教授】

在觀注全球衛生法和治理下與馬來亞大學合作研究議題為「Biomedicine In Asean」,以國際人權、全球衛生治理觀點探討對亞洲的法治制度影響。目前初步規劃合作方向為研究人類基因改造在Asean的法冶規範。國外媒體也因李崇菱老師專長專訪。期許持續在全球衛生法與國外研究單位跨領域合作。(文/人文暨社會科學院)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園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