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衛學院全球衛生暨衛生安全碩/博士學位學程外籍學生偏鄉體驗

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暨衛生安全碩/博士學位學程,於2024年5月10日、11日透過「社區衛生與基層醫療」課程,由陳拓宇老師帶領本國及外籍學生前往新竹縣尖石鄉原住民部落,舉辦泰雅族部落步行工作坊,帶領來自世界各國學生實際走訪新竹縣尖石鄉當地泰雅族基層醫療、農業及文化,希冀透過此次機會,讓參與活動的外籍生們可以作為發展自身國家基層醫療時之參考。

尖石鄉位處於新竹縣東南方,是新竹縣三個原住民族地區的鄉鎮之一,當地多為泰雅族部落居民,後山幅園遼闊、地廣人稀,與城市地區相比,偏鄉地區因地理環境的限制,基層醫療資源及人員稀缺,想要提供健康衛生服務尤為困難。


北醫學子在與衛生所擔任護理長的周玉英女士深入交流後,了解當地居民的現況,部落居民以中老年人口居多,若有身體不適的狀況發生,多半需仰賴其他部落的駐點醫師,如遇緊急狀況時則可能會因長時間的車程而出現耽誤就醫等情形。此外,也走訪當地的新樂文化健康站,觀摩長者們同聚一處進行遊戲,透過傳接球的方式,除了幫助他們舒展筋骨,也提供了長者一個相互交流談天的場域,保持活力的同時亦保持好心情。【左圖:周玉英女士(右3)帶領師生參觀當地衛生所】【右圖:外籍生們在健康站與長者們一同參與傳接球遊戲】


除了醫療,農業與泰雅族部落的發展也息息相關。小米,不僅是泰雅族重要的經濟作物,也是生活上必要的主食,更是祭典中不可或缺的祭品,是具特殊文化意義的重要產物。同學前往小米教室,由當地族人向大家介紹栽種多達40幾種的小米品項。【左圖:部落族人向學生們介紹小米的作用及功效】【右圖:學生們體驗煮小米粥及搗麻糬】

近年來,受小米復育風潮所及,許多青壯年人口越來越重視這項曾經隨時間更迭而沒落的產業,加入推動小米的復育,帶起年輕世代與長者之間的聯繫,長者們回歸農田傳授過去耕種經驗,年輕一代復興小米耕作並向外推廣其生態觀念及多元應用。小米的復育,讓許多被遺忘的祭典、儀式慢慢重新回到部落族人的視野,不僅加深對傳統泰雅文化的認識與連結,更提高族人們對自身族群的認同及歸屬感。(文/公共衛生學院)【下圖:全衛學程師生與健康站的長者們開心合影】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SDG3健康福祉、SDG11永續城市

分類: 奠基永續發展北醫。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