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歐洲文化論壇10週年紀念活動,在北醫大隆重舉辦

歐盟和臺灣歐洲聯盟中心(EUTW)贊助的「臺灣歐洲文化論壇」(Taiwan European Culture Forum),自2014年首次舉辦以來,至今已成功舉辦30場盛會,今年適逢論壇10週年紀念,於2024年5月18日在臺北醫學大學信義校區隆重展開第30場論壇,主題為「物質流通與知識傳播」。


【上圖:論壇貴賓合影,左起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正家慶執行長、張淑英副校長、臺北歌德學院郭洛祈副院長、法國在臺協會教育與文化處雷施雅處長、清大歷史所毛傳慧所長、故宮博物院陳東和副研究員及義大通識教育中心張澔教授】

此次論壇邀請到法國在臺協會教育與文化處雷施雅處長(Cécile Renault)和臺北歌德學院郭洛祈副院長(Timo Koslowski)共襄盛舉。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同時也是論壇總召集人張淑英教授在致辭中表示,此論壇的宗旨在展現多元文化與包容差異,並透過不同語言與文化的交流,促進校園國際化,拓展學生的視野與胸襟,增進人文情懷與素養。張副校長並誠摯感謝臺灣歐洲聯盟中心、臺灣大學歐盟卓越中心、臺灣大學外文系歐語學群、政治大學歐洲聯盟研究中心及所有北醫協辦單位,包含一級主管出席與同仁的付出。

活動首先由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陳東和副研究員講授「從星光乍現到大放異彩―金星玻璃的製造與流傳」。陳副研究員指出,金星玻璃源於1612~1626年間,普遍認為是義大利威尼斯慕拉諾玻璃工匠在偶然中無意間製造出來的,其外觀具有金黃色星光點點般的金屬顆粒色澤。17世紀的金星玻璃呈現出次級花崗岩的風貌,1721年Miotti珠寶家族復興了金星玻璃的製造;故宮博物院現存鼻煙盒多屬於此時期製品。18世紀末隨著威尼斯王國的衰落,金星玻璃的產製經歷了第二次衰退,直至19世紀中葉吹製法的發明以及玻璃工藝之提升,使金星玻璃燒製藝術再次達到高峰。

隨後,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所長毛傳慧教授在「『中國風』與法國蠶桑絲織業的發展」中介紹了中國風對法國絲織業的影響。毛所長指出,法國人對中國風產物極為熱愛,並希望親自製作具有中國風格的器具;中國風在18世紀法國的流行已達高峰。17世紀法王路易十四規定朝臣每日換穿時尚新衣,國家有計畫扶持絲綢產業,並由皇室向里昂訂購絲織品,使里昂絲織業獨領風騷。18世紀下半葉法國參考中國大量蠶桑文獻進行實驗,顯示其不單只接受中國風格,更進一步希望與西方文化結合並加以內化。【上圖: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陳東和副研究員(左圖)、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所長毛傳慧教授(右圖)】

接著,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張澔教授講授「十九世紀德國化學工藝的興起」,介紹了化學研究史上重要的翻譯文本,例如1882年來自法國的畢利幹翻譯的《化學闡原》,探討如何學習西方化學等問題;1883年來自英國的傅蘭雅和中國的徐壽翻譯的《化學考質》與《化學求數》,後者提到進行化學實驗應注意操作的細節。這3本重要著作的出版,象徵清末化學發展的巔峰,也顯現出自強運動富國強兵的意圖。【左圖: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張澔教授】

論壇在一片歡愉和諧的氣氛中圓滿落幕,值得一提的是,與會師長和專家學者提問許多專業問題,益增論壇的知性與深度。本次拓展文化交流溝通,協同創新,也有助於實現學術研究和實踐間的交流,更彰顯北醫大在跨文化和人文領域多面向發展的努力。再次感謝所有參與者,期許下一次的文化之會。(文/教務處)【下圖:結語時間,由論壇總召集人張淑英副校長主持,與臺上3位講者分享交流及QA】

分類: 建立人才友善校園。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