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蕭淑代副院長:啟動價值醫療行動

█價值醫療
價值醫療保健系統中,隨著資源有限、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全球皆致力於控制醫療保健支出和優化治療效果,醫療所帶來的「價值」變得越來越重要。近20多年前,「價值基礎」(Value-Based)一詞是由賓州州立大學價值醫學中心Brown博士領導的研究團隊首次提出,該團隊定義價值醫療(Value-Based Medicine, VBM)為「將最高水準的實證數據與醫療保健介入措施(Healthcare intervention),賦予病人所感知價值相結合的醫學實踐(Brown M.M. et al., 2003;Brown M.M. et al., 2005;Brown M.M., & Brown G.C., 2013)。

2011年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接受天下雜誌專訪,提到臺灣有不錯的全民健保,但「醫療照護的核心是提升價值」,臺灣醫療照護系統沒有提供好的品質,也未創造出好的價值(吳,2011),自此追求品質的價值醫療就在臺灣蔓延開來。

價值醫療是以實證醫學數據出發,跳脫單純以研究數據的框架,將之轉換為「病人價值」的數據,使臨床醫師能夠提供比單純實證數據更高品質的病人照護,最終目標是提供具有成本效益、基於科學且融合病人價值觀的醫療保健(Jong-Myon Bae, 2015);追求醫療照護品質提升並有效利用醫療資源中,醫師的醫療專業核心能力和病人的價值感受便是重要關鍵。

英國《NEJM Catalyst》(NEJM, 2017)提出價值醫療是一種醫療保健提供模式,醫療提供者根據病人的健康結果獲得報酬;根據醫療協議,提供者改善病人健康、減少慢性病的影響和發病率,並運用健康相關生活品質測量工具,實證病人獲得更健康的生活;其效益從病人、醫療提供者,延伸到給付者、供應商和整個社會。【下圖:價值醫療照護效益(Value-Based Healthcare Benefits)】

█品質與成本方程式
價值醫療保健旨在提供高價值的醫療照護,其定義是在維持或提高品質的同時降低成本的價值方程式(Brittany Fulton, 2020),醫療照護模式從以治療疾病為主的被動模式,轉變為以預防和管理為主的主動模式,更為個人和人類健康帶來了有利影響;此方程式中,財務和品質激勵措施使醫療照護與價值等式保持一致,不專為降低成本,同時朝鼓勵醫療成效與病人就醫感受之品質提升邁進。【下圖:價值醫療方程式

█啟動價值醫療行動—推動不斷運轉的品質管理系統
新冠肺炎(COVID-19)疫後、超高齡社會與健保種種制度改革在即,2024年5月4日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特以價值醫療為題,聯合發表各院相關推動案例。會中邀請中央健康保險署醫務管理組劉林義組長談「價值醫療與健保的連結」,闡述臺灣全民健康照護與健保的挑戰,最後聚焦全民健康保險中長期政策目標相關計畫,2024年大家醫計畫藍圖涵蓋數位化病歷整合到病人健康管理,醫療決策支援、資料安全、公共衛生監測、資源分配和醫療研究等,期以打造全面、協作、高效的醫療資訊系統,提升整體醫療服務品質和效率,未來逐步落實《全民健康保險法》44條之論人計酬。

北醫大洪冠予副校長以「價值醫療保健趨勢與付諸行動之挑戰」,指出醫療的價值奠基於人們需要在正確的時間,獲得到正確的醫療照護(People need the right care at the right time);同時揭示追求醫療價值的關鍵行動就是—推動不斷運轉的品質管理系統,即主動的品質促進文化、應用有效的品管工具(多緯度視覺化商業智慧指標管理系統、精實管理與專案管理綜合運用)的交互運作,促使醫療核心能力不斷提升成就卓越醫療的循環,確保人們得到良好的健康照護及健康生活。【下圖:推動不斷運轉的品質管理系統】

其中有3個特別重要的行動綱領:
1.績效測量(從數量到價值):跳脫傳統業務指標之外,更要深入分析、精準掌握該科核心能力之發展趨勢。
2.病人照護的適當性:
⑴以精實管理精神、流程再造,修正死亡率和發病率討論會議模式;並植入生物醫學倫理及實證醫學文化。
⑵尊重病人:進行全院各醫療單位病人之就醫經驗調查與管理。
⑶以病人為中心的溝通:持續推動醫病共享決策(SDM),明智選擇(Choosing Wisely)等。
3.建構/維護系統韌性:組織抗干擾恢復平衡的應變力。這不斷運轉的循環中,醫療提供者持續精進醫療核心能力,病人獲得好的醫療成效,組織更從中激發不斷進步的動力。(洪,2024)

█結語
臺灣價值醫療的追求,要從醫院端自下而上、由上而下不斷運轉的品質管理系統啟動;更要在全民健保持續改革下,推動民眾參與、精進全民健康照護,在價值醫療的品質追求與成本控制等式一致的主動調控下,印驗價值醫療照護效益從病人、醫療提供者,延伸到給付者、供應商和整個社會;實踐醫療平權、全民健康暨健保永續的價值醫療將是可預見未來。

【參考資料】
.吳韻儀(2011, 4月13日)專訪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台灣沒理由不能成為醫療照護領先者〉《天下雜誌》372期,https://www.cw.com.tw/article/5003804
.洪冠予(2024, May 04)〈價值醫療保健趨勢與付諸行動之挑戰〉2024北醫體系價值醫療研討會「創新醫療 X 匯聚價值」,臺灣新北市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
.Brittany Fulton. (2020, January 07). Transitioning from Volume to Value: A Story of Incentives. https://www.kelloggbhc.com/blogposts/2020/1/6/transitioning-from-volume-to-value-a-story-of-incentives
.Brown M.M., Brown G.C., Sharma S, Landy J. (2003). Health care economic analyses and value-based medicine. Survey of Ophthalmology;48, 204-223.
.Brown M.M., Brown G.C., Sharma S. (2005). Evidence-based to value-based medicine. Chicago: AMA Press (pp. 5-7, 125-149, 151-181, 193-217, 267-279, 319-324).
.Brown M.M., Brown G.C. (2013). Update on value-based medicine. Current Opinion in Ophthalmology, 24.183-189.
.Jong-Myon Bae (2015). Value-based medicine: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 Epidemiology and Health, Vol.37, Article ID: e2015014. http://dx.doi.org/10.4178/epih/e2015014
.NEJM Catalyst (2017, January 01). What Is Value-Based Healthcare? Brief Article. https://catalyst.nejm.org/doi/full/10.1056/CAT.17.0558

分類: 前期:落實價值健康照護論壇, 前期。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