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鉑(Cisplatin)作為一種鉑金類化療藥物,因其強效的抗腫瘤作用而廣泛應用於治療多種癌症,特別是卵巢癌、肺癌及膀胱癌等。然而,順鉑治療的一大副作用即肌肉萎縮,對患者的影響極為深遠。肌肉萎縮不僅削弱患者的體能、降低生活品質,還可能增加化療過程中的併發症,從而顯著影響癌症治療的整體效果。
近期,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夏詩閔特聘教授兼系主任領導的研究團隊與芝加哥大學合作,在《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JCSM)期刊上發表了一篇綜述文章,全面探討了化療藥物順鉑於癌症治療中可能誘發患者的肌肉萎縮及其潛在治療策略。該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為9.4(2024年),是一本專注於肌肉損傷、衰弱及與各種疾病相關的肌肉萎縮等研究領域的權威國際期刊。
研究結果顯示,順鉑引起的肌肉萎縮主要可能源於3大因素:蛋白質降解過程的過度增強、肌肉蛋白合成能力的減弱,以及全身性發炎反應的加劇。這些機制不僅揭示了順鉑如何損害肌肉健康,還為如何改善肌肉損傷的精準治療及預防提供了科學基礎。【右圖:保健營養學系系主任夏詩閔特聘教授】
在綜合分析整理了多種分子治療標的及植物來源天然化合物後,研究團隊發現幾種具有潛力的治療策略,能有效對抗順鉑誘發的肌肉萎縮。飢餓素(Ghrelin)、睪固酮(Testosterone)等激素能有效活化肌肉的生合成代謝途徑,促進肌肉生長並減少蛋白質的降解。同時,辣椒素(Capsaicin)、芳樟醇(Linalool)、厚朴酚(Magnolol)與柚皮素(Naringenin)等天然化合物,可以透過減少氧化壓力和炎症反應,提供顯著的肌肉保護作用。此外,槲皮素(Quercetin)及薑黃素(Curcumin)等天然化合物也具有顯著的肌肉保護潛力。
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研究分析成果不僅揭示了順鉑誘發肌肉萎縮的可能分子機制,還探索了多種具有潛力的治療策略。這些療法若能與現有的化療方案結合,將有機會能顯著改善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身體狀況,減少副作用,提升生活品質。這項研究成果強調了臨床試驗對於驗證這些療法效果的必要性。隨著更多臨床數據的支持,這些創新療法有望早日進入實際臨床應用,為癌症患者帶來更全面的治療選擇,最終改善其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文/營養學院)【下圖:辣椒素、芳樟醇、厚朴酚與柚皮素等天然化合物,透過減少氧化壓力和炎症反應,提供顯著的保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