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醫院「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中心」於2024年榮獲「台灣永續行動獎」,肯定了牙科部16年來為特殊需求者打造公平、優質的口腔醫療服務,並實現了「健康與福祉」(SDG 3)和「減少不平等」(SDG 10)的目標。行動不便、智力或認知受限的病友,牙科就診時常面臨種種挑戰,包括距離、經濟限制,配合度與理解能力可能不佳、治療困難度較高,往往無法順利治療,更可能被拒於門外。
臺灣一般民眾齲齒率為69%,但特殊需求者卻高達91%;一般民眾齲齒填補率為74%,特殊需求者卻只有31%。雙和醫院自2008年成立全臺首間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中心,提供全人化及團隊式照護服務,迄今已服務約114,328人次病友,不論患者年齡、背景或病況,均能接受高品質的口腔照護,具體實踐醫療平等的承諾。【左圖:雙和醫院全心呵護特殊需求病友】
為了照顧發展遲緩兒童的口腔健康,雙和醫院設計了「發展遲緩兒童口腔全人照護模式」,從早期療育中心轉介進行口腔篩檢、治療及齲齒風險評估,並結合兒童牙科、職能治療及復健科提供綜合性照護,轉介率高達91%。針對觸覺敏感的孩子,醫療團隊設計了「口腔減敏感按摩」教學,讓孩子逐步適應刷牙。提升了孩子的口腔健康,也鼓勵他們自我照顧改善生活品質,此模式更進一步納入醫療衛生政策中,提升全臺特殊個案口腔照護水準。
雙和醫院也積極將口腔衛生照護擴展至社區,深入偏鄉及老人機構,提供到宅口腔照護,讓行動不便的病友也能方便地接受照護,每年約服務7,000人次,並進行社區機構及幼兒園的口腔檢查、衛教等外展服務,確保病友不因地理或身體限制而喪失接受醫療服務的機會。
雙和醫院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中心與全臺多家醫院、診所合作,建立輔導與轉診制度,將特殊需求者口腔照護模式推廣至各地。透過與16家診所及5間醫院的協作,讓各地病友享有同等的口腔照護服務,實際推動醫療平權,以建立公平、正義和包容的社會。(文/雙和醫院)【下圖:雙和醫院每年舉辦「特殊需求者潔牙觀摩會」分享清潔牙齒的技巧與口腔衛教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