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長庚紀念醫院、義大醫院於2025年3月19日共同宣布啟動「臨床試驗綠色通道」,希望打造創新智慧醫療與數位健康產品的高速通道,並完善臨床導入前的資料整備與場域驗證對接機制,以加速先進醫材的臨床應用,提升臺灣生醫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此次由工研院發起的臨床試驗綠色通道,不僅有廣泛的醫院合作網絡,更有專業輔導團隊及高效審查流程支持,能有效縮短臨床試驗週期,緩解新創公司因長時間臨床試驗所承受的資金壓力,助力臺灣智慧醫療產業的快速發展。
北醫大吳麥斯校長指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生醫科技產業環境面臨快速變動,創新醫療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及市場導入不僅要具備高度「彈性」與「效率」,也必須堅守「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讓臺灣的醫療產業結合創新研發實力,發展出與時俱進的治療與照護。北醫大學術性臨床研究組織(ARO)將提供專業的臨床研究服務,包含:臨床試驗撰寫服務、IRB倫理審查輔導以及媒合臨床試驗經驗豐富醫師等,成為新創科技與醫療應用間的橋樑。【左圖:臺北醫學大學吳麥斯校長(中)與人體研究處黃俊仁人研長(左)】
北醫此次參與合作,透過既有的醫療研究能量與完善的醫療體系,致力於將最新的醫療科技及產品快速導入臨床應用,並藉由與其他醫療體系合作交流,加速產學研醫結合,進一步推動臺灣生醫產業的創新發展。(文/人體研究處)【下圖:左起為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蔡政憲副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邱政洵副院長、北醫大吳麥斯校長、工研院副總暨生醫所莊曜宇所長、義大醫院李伯皇主委、中山醫學大學宋賢穎副校長、醫材公會李永川理事長、台灣藥物臨床研究協會孫婷婷理事長】